唐朝,佛教的民间慈善医坊开了很多,许多贫家家中有小儿或者老人实在看不起病,就会送去寺庙。

寺庙帮助小儿看病,小儿长大后还可以在寺庙学佛经,从而得以识字学文,未来可能出家,也可能不出家。

老人同样如此,在寺庙的医坊得到救治后,就会反过来帮助其他人。

其中比较出名的一座医坊是僧人释智岩所开,相传他事必亲躬,为病人熬药换药,甚至亲口吮吸脓疮。

.

纵观隋唐,有些地方上的私人官员,或者世家大族也会开办私人医坊,接收那些无力治病的贫农。

比如隋朝时期,有一位岷州刺史辛公义,开办的私人医坊大到可以安置病床数百,接待的病患不论身份富贵,安排了大夫治疗照顾,还安排了官差巡逻以维持秩序。

遇到疫情时,辛公义亲自盯着,在病患收容厅里放了一个坐卧两用榻,一边处理公务,一边随时查看全州患者的情况,日以继夜,与患者共存亡。

岷州发生瘟疫时,有些家人都抛弃了患病的家人,辛公义不愿意抛弃,让小吏在全州范围内找到被家人遗弃的病患,将他们送到自己的医坊内,甚至拿出自己的俸禄去采买药材,耗尽家资去救助病患。

并且辛公义已经意识到了疫病会通过尸体传播,采取的是“火葬”的形式,能更彻底的消灭瘟疫病毒。

因为辛公义的举措,让岷州人称他为“慈母”。

后来辛公义调任山东牟州,处理冤假错案,平定典狱,同样得到了牟州百姓的爱戴。他一生官职不高,但一直做实事,被百姓记在心里。

.

天幕下,隋朝时期,辛公义原本并没有太在意天幕正在讲述的大唐。

唐朝再好,也不是他的朝代,一想到改朝换代会带来的战争与死亡,辛公义只会更加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