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祭与戎。】

【家族大事,同样离不开祭祖与传承。】

【到了民间,女性不能参加祭祀,但是还得亲自准备祭品。】

【这同样不是一开始就发生的,是伴随着宋明清对女性要求越来越严苛,女性地位越来越低下,才被迫离开了祠堂。】

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在生产与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不仅有生活化的采集果实、管理和分配食物、照顾老友,还包括人类解决不了问题时向人类以外的力量求助——可能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或者是祖先崇拜。

这个时期,出现了专职的祭司,作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

母系氏族时期,祭司一职主要是由女性担任。

进入父系氏族以后,女性担任祭司仍不在少数,进入奴隶社会,比如殷商,依然有女祭司。

而到了宗法社会,女性的地位一直在下降。

先秦时期,《仪礼》有了士人祭礼的模式初创。

但是,从秦汉到宋朝时期,妇女在宗族祭祀和风俗信仰中还能以主妇的身份参与其中;

宋明时期,宗族对《家礼》祭礼的继承并且发生了改变,女性在宗祠祭礼中的角色由居于核心地位的主妇逐步被边缘化成为了只能负责准备祭品的“厨娘”。

所谓“厨娘”,就是祭品由女性负责烹制,还要负责祭祀前食物和器皿各种准备,如果不烹制祭品,就会被批评失礼。

但是,祭祀、祈福,是女人碰都碰不得的。

甚至到了现代,依然有部分地区继承着除夕当天只允许男性请神、祭祖的风俗,而女性需要再家里准备自己完全用不上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