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唐时锦挨过去:“怎么了?”

他揽她在膝上,正色道:“你可听过‘法自君出’?”

她点了点头:“听过啊,怎么了?”

“你的想法不对,”他很认真的跟她道:“我不知道你的想法缘于何处,但是你这个想法是有问题的。你说‘缉查机构,君王耳目,不怎么正途’这句话大错特错,你明白吗?从礼法上来说,这话大不敬,但是不在于敬不敬,我只是奇怪,你为何会如此自然的这么认为?”

唐时锦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看着他黑漆漆的眼睛。

他认真的续道:“不论谁做君王,身为人臣,身为大庆子民,做君王耳目,直禀帝听,伺从君主,这是至高的荣耀,这是最‘正途’,就算在民间,也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懂不懂?这是从礼法大节上来说。”

“另外,不说礼法大节,君王所做的,是一人治天下,口含天宪,言出法随,所以,君王的耳目,这非常重要!若说之前的汪直,他无底线的刺探和编造,这种当然不行,但如今你的总缉事厂,整个的运作方式都是对的,好的,有益的,若能一直如此,做好君王耳目,方便君王做正确的判断,于天下万民之功不可估量,这怎么能不是正途呢?这是至正的正途啊!”

唐时锦是真的哑口无言。

是的,她太不尊重君权了。

在如今这种社会形态之下,“忠君”,应该是、也必须是、所有人行事的第一准则,就好像后世,“爱国”也是生而为人的底线一样。

因为在这个社会中,一人治天下,法自君出,这种制度,本来就跟后世完全不一样,所以服务于这一“人”,其实是文武百官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所有人一直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