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千金买马骨了。

反正这么一来,大家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连小太监都跟何浅碧讨了毛衣针,自己学着织。

陆续有人过来献宝,什么水波纹,什么卍字纹,莲花纹……丝绸上有的花样,大都被这些人给织了出来。

尤其最早来的那个崔吉祥,接连织出了好几种好看的花样!

唐时锦直接问她:“你想不想去毛织坊当女官?专门教女工织花样?”

崔吉祥大喜,跪地道:“奴婢愿意!多谢王爷!多谢王爷!”

于是唐时锦封了她做了五品尚服,打发她去了陕州。

也就在这个时候,章应问叫人快马加鞭的送来了两本册子。

一本册子是花样册,上头画着各种织出的花样,以及很细致的织法。

一种册子是毛衣册,上头有很多毛衣的衣服样式。

这还是章应问头一回主动做事,而且这种方式,明显是凑合她的习惯来做的,唐时锦觉得很方便,可以做为先进经验去推广一下,而且各地的织样、款式也可以互通有无。

这样,运作起来之后,就相当于各地的毛织坊是生产商加批发商,而过来的代理商可以直接从册子上头选款、定制,然后拿货,如果自己有款式,也可以直接买毛线,买回去自己织,甚至普通百姓,想买了毛线织着玩儿,也不用限制,全都可以。

毕竟财政阁是上级部门,尤其在销售这一关,没有必要事必躬亲,就好像现在的江宁织造司,也是类似的管理模式,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的代理商是基本固定的。

稳定中有竞争、有考核,这才是良性的长期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