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戚长璟拢着时佑安的双手,宽慰道:“朕也非暴君,文昌侯有功有过,朕也会一并考虑。”

看着时佑安纠结的神情终于稍稍松懈,戚长璟露出几分笑意,淡漠地想着:

抄家流放,尚不足以解朕心头之恨。

.

文昌侯府落狱之事尚在京城一石激起千层浪,几日后便出了一件更大的事。

文昌侯幼子,要被封郡王了。

按理说,时佑安作为长公主遗孤,圣上登基后封为郡王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只是时佑安在京中着实是名气太盛。

当然不是什么好名声。

当年文昌侯长子时佑成虽庶出,却颇有才华,入京赴前朝公主秋日宴上蒙面而作书法一篇,引得全场哗然,次日宫中便有前朝皇帝下旨邀时佑成入宫。

只是这名声却是被时佑安差点抢了去。

当时京城遍地都传,文昌侯府嫡子时佑安嚣张跋扈,目无尊卑,在府中欺压庶出一脉、殴打辱骂下人不说,还整日不学无术,好吃懒做,见时佑成得了皇帝赏识便意欲顶替自己亲兄长的名字入宫面圣。

不过幸好,这件事最后被文昌侯发现了。

如此纨绔,如今竟也要成为堂堂郡王了。

知晓这些往事的朝中大臣,皇亲国戚无一不捶胸顿足。

圣上如今虽偶有暴戾恶名,大体也算得上是勤政有为的一代明君,此时前朝尚不稳固,圣上就要封这么一个没有皇室血脉,偏偏恶名远扬的纨绔做郡王。

当真是坏了圣上的名声!

不光是这些知道往事的人们在传,由于册封郡王一事传的着实快,很快,这些关于时佑安的谣言便传到了更多人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