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其实我原本考虑卖自行车,自行车是代步工具,大家对它的需求很大,很有市场,我这边也有师傅有关系有技术,不过”他停顿片刻,看着苏茵,“那天我看到你在家写完稿子抱着收音机听磁带,听那些歌,我想起以前我给你放那些靡靡之音,我突然就改主意了,想建厂卖收音机。我卖的收音机牌子也想好了,就叫茵乐。”</p>

苏茵怔怔听他说着话,说着为什么改变了想法卖收音机,却没想到是为了自己。</p>

胸口中暖流涌动,有股暖暖的涨涨的充实感“这名儿好好听。”</p>

“以后你就抱着咱们家的收音机听这些歌,这几年越来越开放,我多给你弄些好听的磁带来。”</p>

“嗯。”以文字写稿见长的b大中文系毕业生苏茵此刻突然觉得语言有些匮乏,顾承安的爱意像是随时吹拂的微风,无处不在,将人包裹。</p>

她第一次大胆地无所畏惧地在光天化日下,搂上男人的脖子,整个人贴了过去,下巴枕在他结实的肩头,喃喃道“顾承安,我好喜欢你啊。”</p>

顾承安一手搂着她,心口烫烫的,听着女人软软的一句,恨不得把心窝子都掏给她。</p>

绵延的群山作证,广阔的山野为誓,总有爱情的种子在无声的角落滋养声息。</p>

接下来一个月,顾承安为了筹备建厂的事宜忙得早出晚归,甚至经常没法接送苏茵上下班。</p>

对此,苏茵自然没有意见,只是想到书里写过这人在创业途中是个工作狂,为了工作顾不上吃饭,饿出了胃病,经常胃痛,便下定决心给它扼杀在摇篮里“你忙你的去,不过得按时吃饭,我跟胡立彬打过招呼了,让他监督你,要是哪天你忙起来没吃饭,他会跟我打小报告的哦。到时候你就去睡客房”</p>

顾承安被媳妇儿这话逗笑“胡立彬听你的还是听我的”</p>

“当然是听我的。”苏茵有些得意,“虽然你是他的老板,但是他想在念君那边转正,我这个念君的好朋友说话还是有分量的”</p>

顾承安“”</p>

艹,怎么还有这</p>

一手</p>

当天傍晚,他忙着安排人打扫清理厂房,听着胡立彬来催自己吃晚饭,他忙得脚不沾地瞪他“你倒是见色忘友了。”</p>

“嘿嘿。”胡立彬咧嘴一笑,“没办法,念君答应过年带我正式见她爸,但是现在距离过年得多久啊还得你媳妇儿帮我说说好话。”</p>

顾承安忙起来确实沉迷工作,顾不上吃饭,现在呢,天天被胡立彬盯得再忙也要扒拉几口,倒是没把胃饿出毛病。</p>

何松平见状也劝“这回我支持老胡,你媳妇儿惦记你,为你好,工作再拼别坏了胃。”</p>

他也是被媳妇儿叮嘱过的,不过他自己更积极,必须保重自己的身体,等披星戴月回家,回去逗逗孩子,看看媳妇儿,总觉得再累都是值得的。</p>

媳妇儿贺春梅见他逗着儿子,说起家里的事儿“过几天姑爷办寿席,你记得请个假早点回来。”</p>

“好,我记得。”</p>

“对了,还有松玲”</p>

“松玲咋了”何松平听到媳妇儿提起妹子来了精神。</p>

“我见到她好几回拿信,还跟人写信,宝贝得很,说是什么笔友,我担心她被人骗了”</p>

何松平闻言也有些担忧,自己妹子确实单纯,要是遇到骗子哪里是对手“你见着寄信人叫什么不我去打听看看。”</p>

“说是叫贺大马。”</p>

“行。我托人打听下。”</p>

顾承安那边忙,苏茵这边的工作恰是有条不紊地开展,每天选题,敲定采访对象,出门采访,写稿,充实又自在。</p>

直到四月底的一天,贺刚回到办公室,见里头只有苏茵一人正在发愁采访选题,倒是出起了主意“苏茵同志,要不要去采访看看今天逮到的偷自行车车轱辘的贼。”</p>

正在吃苹果的苏茵咬下果肉,嚼了嚼吞咽下去,有些惊讶“偷车轱辘”</p>

她想起前阵子李念君就是被偷了车轱辘,报了公安也没抓到贼,最后只能不了了之。</p>

“是啊,今儿上午才抓到的,我有熟人,消息灵通。”这种新闻,贺刚看不上,不值得跑一趟,对于苏茵这种新人倒是可以试试,“就是那些贼有些特殊。”</p>

“有什么特殊的”苏茵还没怎么涉及过偷盗的选题,她初入行,不像其他记者跑了社会多年,各行各业都有消息来源。</p>

“是一帮几岁的小孩儿。”贺刚也惊讶,最近京市是出现了好多起偷自行车车轱辘的事儿,一般情况就偷一个车轱辘,大家就怀疑是不是邻居干的,熟人恶作剧,哪成想,居然是一群半大孩子团伙作案,“听说把偷来的车轱辘拿去卖钱,不知道卖了多少了,啧啧。这家里人怎么管的啊”</p>

苏茵听到这里确实来了兴趣,正好最近没什么新闻,便拎着</p>

包出门“那我过去看看,是哪个派出所逮的人啊”</p>

“东门那个,你去吧,派出所旁边的火柴厂看门大爷跟我熟,你报我名字就成。”</p>

原来这就是贺刚的“眼线”</p>

等苏茵到了地方,看到市火柴厂斜对面就是东门派出所,而火柴厂门口的看门大爷视野正好在派出所跟前,确实是新闻线报的绝佳人选。</p>

她找上大爷,报了贺刚的名字,听老大爷热情讲起最近的案子“你过去看看吧,可热闹嘞,这么小的娃儿干这种勾当等他们家里人来了,看看怎么收场”</p>

“谢谢大爷,我过去看看。”</p>

派出所门口,这样的偷车轱辘的案子并没有引起哪家报社的记者闻风而来,毕竟没什么人看得上这种小偷小摸的新闻,除了苏茵。</p>

听说偷车轱辘的是一群半大孩子,她便想来看看。</p>

等出示了京市日报的记者证,她走进派出所,正好见到院子里四个约摸一米高,面黄肌瘦的小孩儿正被公安训话。</p>

一般人见到气势威严的公安总得害怕,可这群孩子,三个男娃,一个女娃面上皆是一副不屑不耐烦的模样。</p>

“你们家长怎么教的小小年纪还偷人车轱辘报上名字,父母名字和家庭住址,小刘,准备通知他们的家里人过来。”</p>

等家长过来,批评教育和赔钱两手都得抓</p>

为首的瘦弱男娃抬起头,恶狠狠道“没人,我们没有家里人一人做事一人当,你把我们枪毙吧”</p>

“就是要枪毙就枪毙我们不怕”其他几个孩子异口同声道。</p>

公安同志“”</p>

刚听了一耳朵的苏茵“”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