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6 章

“再见,以后我回老家有机会去看你。”</p>

“好的。”</p>

不少报社同行都选择了下午或是晚上的火车回去,苏茵则是拎着行李箱退了酒店的房,自己报社报销住宿吃饭车票的补贴有限,一趟下来,她房费太高,得自己承担三分之二。</p>

不过她现在早想明白了,家里条件不错,出来一趟还是得让自己舒服些。</p>

“妈妈”</p>

星星和爸爸来接妈妈“放学”,她还没上过学,可她知道隔壁邻居哥哥姐姐每天要去上学,邻居阿姨就要去接他们放学。就像现在这样。</p>

“妈妈,你有没有听老师的话啊”邻居阿姨就爱这么问哥哥姐姐。</p>

苏茵忍俊不禁,将行李箱递给顾承安,自己抱起闺女,亲亲她的脸蛋“妈妈可听话。你以后上学能不能听话”</p>

“咦,我不要上学。”星星可不愿意了,</p>

上学要早起,要被管一天,得下午才能回家,多吓人啊。</p>

“你这孩子。”顾承安停听到这话突然</p>

心里一惊,坏了,自己不爱学习的基因和逃学习惯不会遗传给闺女了吧</p>

那可就出大事了</p>

一家人回红港酒店放下苏茵的行李,就住在顾承安当初定的房间。</p>

电视机的铺货渠道已经谈好,胡立彬先一步回厂里准备后头的事宜,顾承安忙里偷闲,终于能松口气,便想着干脆一家三口留下来玩几天。</p>

第二天,晨光熹微时,星星最先睁开双眼,想到今天要去玩,小丫头的眼里像是有点点微光闪烁。</p>

爸爸妈妈还在睡觉,她昨晚睡得可早,又因为过于兴奋便早早醒来,蹑手蹑脚去卫生间踩着小板凳刷牙,洗脸,又跑下凳子踮脚去拿柜子上的宝宝霜,手指挖出一大坨往脸上擦。</p>

最后又踩上小凳子去卫生间美美地照镜子,看着里头可可爱爱的自己,闻着香气四溢的自己,满意极了。</p>

收拾好自己,跳下小板凳,拿着纸把小板凳擦干净,这才去叫爸爸妈妈起床。</p>

顾承安和苏茵昨晚在孩子睡着后又聊了许久,等被星星叫醒时,一看手表才六点半。</p>

“星星真是随了你,精力旺盛。”苏茵翻个身,正好翻到男人身边,被顾承安一把抱进怀里。</p>

“我小时候兴许都没她这么厉害。”</p>

两个大人看着小丫头都收拾好了,就等着大人给她穿衣服编辫子,真是甘拜下风。</p>

一家三口在一大早七点半吃完早饭出门了。</p>

“这边湖多,水多,风景好,特别是螃蟹有名,待会儿尝尝看。”</p>

苏市有众多交错的河水湖泊,遍地都是水路,星星第一次体验坐船“走路”的奇特经历,有一处巷子要过到对面需要通过一条两米宽的小溪,溪流之上造了巨大的石桩,一共五个,星星被爸爸抱着踩着石桩过小溪,兴奋地手舞足蹈“妈妈,这是不是铁掌水上漂”</p>

苏茵深深佩服闺女的联想能力,真是什么都能扯上武侠</p>

“是,你真厉害,能飞过河了。”</p>

小姑娘心里的武侠梦滚烫炽热,喃喃自语道“我会铁掌水上漂了我回去要告诉睿睿”</p>

三人漫步在水乡,又徜徉于漂亮精致的园林,最后上盛产大闸蟹的湖泊边吃上了美食。</p>

蒸得大闸蟹变得红通通,星星好奇地望了望,却被妈妈制止了“大闸蟹太寒了,你年纪太小还不能吃这个。”</p>

看着闺女噘得高高的嘴,她稍稍妥协“尝一口”</p>

星星比划出两根手指“两口。”</p>

“行吧。”苏茵也就是前年才第一次吃了大闸蟹,毕竟这东西过去并不惹人馋,都说是吃不饱饭的人才吃的,家里条件好能吃饱的根本不愿意吃它。</p>

直到这两年,大家腰包鼓了,基本饮食能满足后,便喜欢追求些不同的吃食。大闸蟹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从十年前的六七毛一斤涨到了现在的八元一斤</p>

。</p>

顾承安也是出来谈生意跟着吃过几回,也逐渐学会了专业的剥蟹手法。</p>

饭桌上一道清蒸大闸蟹,其他便是普通的家常菜,另外还点了一盘虾。</p>

顾承安剥蟹的功夫,苏茵在给星星剥虾,虾是个好东西,听说有营养,特别适合小孩子,星星一岁多的时候,苏茵就给她煮过好多回海鲜虾粥。</p>

星星看着忙碌的爸爸妈妈,眼巴巴等着吃。</p>

“这里的蟹果然不一样哎。”苏茵在京市买过大闸蟹,味道也不错,可当真正吃到这里最正宗的大闸蟹时,味蕾一下就被激活了。</p>

蟹肉清甜绵软,在唇齿间留香,蟹黄香醇绵密,伴着浓郁的油脂渗透进五脏六腑。</p>

星星和妈妈讨价还价尝了两口,好吃得眯起了眼。</p>

顾承安见媳妇儿闺女都喜欢,冷不丁开口“不然投资一片,以后到大闸蟹的季节了就直接运到京市来。”</p>

“可以这样”苏茵还没听过这样的做法呢。</p>

“可以。”顾承安也是前头去挑蟹的时候听老板说的,大闸蟹生意在这两年冒头,急需投资,也需要打开知名度,“你们喜欢,咱们就投资两万块承包一片湖,雇人来养就行了。”</p>

现在顾承安身家不菲,茵乐牌收音机面世第一年就让他赚了十来万,更别提这几年稳扎稳打的经营,电视机也即将抢占市场。</p>

“好。”苏茵是有些馋,每年秋天能吃上一口大闸蟹当真是不错。</p>

星星吃着清甜的虾肉,小嘴不停“那我能吃吗”</p>

顾承安笑闺女“等你长大点儿,不然吃了胃受不了。”</p>

星星嘟嘟嘴,摸摸肚子“你也太娇气啦。”</p>

在苏市玩了两天,一家三口又坐上火车回了京市。</p>

回到京市后一个月,顾承安厂里的电视机也被包装好通过大卡车运往五个省市,一大笔订单陆续签订。</p>

他上银行取了一万块块现金,给两个厂的工人发奖金,不可谓不财大气粗,更是让工人们振奋不已,干起活来更有劲了。</p>

茵乐牌收音机和电视机名声大噪,两个厂的效益高,工资和奖金又是全京市</p>

第一,比那些国营大厂还多,一时间,也成了许多人找工作的首选。</p>

订单多,销量高,新一年招工计划也提上日常,顾承安让何松平负责此事,开春后进行一批大规模招工。自己则是忙着给闺女准备四岁的生日礼物。</p>

1987年1月,星星将是四岁的小姑娘了。</p>

距离自己的生日还有七天,她已经开始假装走过正在写稿的妈妈身边自言自语“好想吃奶油蛋糕呀。”</p>

不经意间经过正在刮胡子的爸爸身边,喃喃自语“好想要个漂亮的发夹,带红色小花花的那种。”</p>

见外公正在下象棋,指着象棋念叨“外公,这个象棋好像糖啊,好好吃的橘子糖。”</p>

苏茵和顾承安听到对视一眼,这是给咱们下达任务呢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