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7 章

说起这事儿,苏茵干脆用家里电话给表姐谢承英去电,聊了聊近况。</p>

谢承英在东北多年,现在说话带了些东北的豪爽劲儿,谈起儿子更是止不住话头。</p>

“军军准备毕业了就去京市,到时候你和承安帮我看着他点儿,年纪轻轻容易冲动,得拉着点他。”谢承英不太希望儿子去那么远的地儿,毕竟父母都希望孩子就在跟前,可她也清楚,早二十来年,东北是个好地方,粮食多,地大物博,是个打拼的好去处。</p>

可如今呢,听说别的地儿发展得可快了,她经常在报纸上看见许多报道,说些她完全不了解的玩意儿,什么计算机什么bb机什么商品房,她再不了解也明白,应该支持儿子去更有发展前途的地儿。</p>

苏茵满口应下,这是好事,军军可是原书中的男主,按照剧情发展也会来到京市,不过原书剧情大变,军军的家庭没有破碎,父母恩爱,家庭幸福,现在的军军过来自然不似以前那般阴郁。</p>

至于原书中的女主,苏茵顺嘴打听一句“承英姐,那苗苗呢我记得军军跟苗苗可好了,从小就嚷嚷</p>

着以后要和苗苗结婚。”</p>

“苗苗啊。”谢承英的话从电话听筒中传来,“苗苗家早几年退伍转业搬家搬走了,两孩子可舍不得,走的时候还闹别扭了,这些年也不知道搬哪儿去了。”</p>

苏茵一愣,军军家庭的命运被改变了,结果两人还是提前分开了</p>

看来原书中男女主的既定剧情发展仍要继续,多走多年后重逢的路子。</p>

大概这就是原书中男女主吧,轻易无法改变他们的感情进展,一切自由安排。</p>

挂了电话,苏茵冲顾承安提起这事儿,不免唏嘘“我还以为军军和苗苗会一块儿读大学,青梅竹马长大直接在一块儿呢。”</p>

顾承安笑话她“你想得太多了,小时候的玩笑话能当真啊兴许军军和苗苗早就不记得对方了。”</p>

这种小孩子当初的过家家玩笑话,顾承安从不当真。</p>

唯一一个知道原书剧情,知道军军和苗苗</p>

会在一起的苏茵有苦难言,她很想告诉顾承安,自己才清楚,人俩就是最般配的一对</p>

算了,她没法说。</p>

只扔下一句“我就觉得军军和苗苗能成。”</p>

顾承安“突然还来劲了”</p>

念着军军明年要过来,顾承安几天后也和外侄通了回电话,电话里,已长成少年的军军热情开朗,不住向承安舅舅说着在大学里的事儿,听得顾承安挂了电话后开始鸡娃。</p>

“星星,咱们也要争气,一定考上大学啊”</p>

正拿着跳跳蛙玩耍的星星直接无视爸爸的话,专心玩耍,留给顾承安一个冷漠的后脑勺,看得老父亲很是惆怅。</p>

装修进展顺利,一眨眼,星星便迎来了上学的日子。</p>

一大早,穿上漂亮的海魂衫大翻领白色中袖,蓝色百褶裙的小星星顶着头上的两条小辫子高高兴兴准备出发。</p>

胸前还挎了一个白色点着朵朵碎花的小包。</p>

同兴一小新一年的开学可谓是人山人海,全是家长来送孩子读书的。</p>

原本兴高采烈的星星见到这个阵仗突然有些迟疑,尤其是看着别的小朋友被家里人送到校门口就开始嗷嗷大哭,她突然觉得眼睛有些痒。</p>

自己是不是也该随大流跟着哭一哭</p>

“好了,在班上好好听老师的话,和同学们好好相处,包里给你装了几颗糖,可以和同学分着吃。”</p>

两口子对闺女耳语几句,便站到教室外头去。</p>

同兴一小进校的学生家庭基本都不差,这边是新开发区,入校的学生家庭非富即贵,对孩子的教育也上心。</p>

第一天来报道上学,基本都是送过来的,还有一溜家长站在门口透过玻璃窗户看看孩子的情况。</p>

顾承安在一堆毛茸茸的小脑袋里精准捕捉到了闺女的圆圆脑袋,小丫头明显不太适应,一个劲儿扭头找爸爸妈妈,他朝闺女挥挥手,示意她回头听老师说话。</p>

同兴一小的老师肉眼可见的气质出众,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很有亲和力,面对最活泼好动年纪的一年级小学生,竟然一会儿功夫就哄得大家听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