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熙扯了扯嘴角:“嬷嬷谬赞了,不过就是长在乡野间,比别的女孩活泼几分罢了。

我这闺女从小就娇惯的很,她父亲说着的时候总说,姑娘就得娇养,又不图她嫁入高门。

等到大了,寻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只要男方对我女儿好就行了,再不成招个上门女婿,总归不会让孩子受委屈。”

顾嬷嬷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明熙:“薛夫人真是慈母啊,不过有些事呢,也说不准。”

宝钗真就规规矩矩的把胤禟领到地里,交给她哥之后就回来了。

胤禟有些挫败,这小姑娘可真滑溜,你说什么,她都跟你装傻。

他堂堂皇阿哥,哪个女人见了他不是阿谀奉承,甚至投怀送抱?

就这个臭丫头,恨不得离他八丈远。还有那两个死丫鬟,他刚想靠近,她们把宝钗护的严严实实的,忒令人讨厌。

他到底不好停留太久,跟薛蟠聊了几句就骑马走了。第二天一大早,明熙带着宝钗,和顾嬷嬷坐着车往城里赶。

顾嬷嬷非得让明熙带着宝钗,说娘娘喜欢小姑娘。宝钗也有些跃跃欲试,明熙只好带上她一起进宫。

到了宫门,几个人下了车跟在顾嬷嬷的身后往里走。宝钗虽然挺好奇皇宫里面究竟是怎么样的,但来的时候明熙交代了,不准东张西望,多看少说话。

她只能安耐着好奇心,跟在明熙身后,只敢用余光悄悄打量走过的红墙黄瓦。

走了很长时间,她偷偷抬起头看了一眼,只见宫门口的牌匾上写着延禧宫。

顾嬷嬷领着她们进了正殿,让她们在门外等候,自己进去回禀了宜妃娘娘,过了一会儿笑着请她们进去。

明熙带着宝钗走进花厅,看见端坐在上首的宫妆美人,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安:“民妇(民女)给宜妃娘娘请安,宜妃娘娘吉祥。”

宜妃看了一眼明熙,漫不经心的说:“免礼,赐座。”

明熙和宝钗谢恩之后,坐到了宫女搬来的绣墩上。

明熙和宝钗大大方方、不卑不亢的模样让宜妃心生好感。她是个直肠子,就喜欢干脆利索、有话直说的人。

像德妃那种一句话在肚里拐了几次弯才开口的人,还有那些个说话做事扭扭捏捏的,她看见就烦。

宜妃笑的很满意:“薛夫人做的养颜膏,本宫用的很不错,就想见见究竟是什么样的奇女子能有这般手艺。”

明熙笑了笑:“娘娘不嫌弃民妇手艺粗鄙,是民妇的福气。这养颜膏的方子是早年我家老爷从传教士手里得来的,据说是宫廷圣方。

不怕娘娘笑话,女为悦己者容,当初为了留住我们家老爷的心,我没少捣鼓着做胭脂水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