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房发生的事,方远山在地里就听村人议论了,也知道自家孙子帮着跑腿报了信。孙子的行为于他看来不过是举手之劳,哪能收什么谢礼呢,还是主贵的吃食,“不不不,蒋同志你太客气了,小禹不过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东西我不能收。”</p>

蒋兰笑,“你这话谦虚了,我听书记说了,他是看到我爹上山了,才拿着镰刀追上去的……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他这份勇气,这份心意,可比我手里的这点东西贵重多了。”</p>

见方远山还要再拒,蒋兰忙又道:“方大叔,你看我们竹筐里装的,给你的不过九牛一毛,咱别推来让去了,让人看到不好。”</p>

“蒋兰说的对,孩子的行为值得表扬,只是碍于现在形势,我们不能大张旗鼓地来做,私下给点东西也是应该的。”宋南升跟着劝道:“老人家你就收下吧。”</p>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方远山也不好在推。</p>

再说,他们确实缺少吃用。</p>

当下他将外面的褂子一脱,将东西裹系在里面,与两人告辞后,拎着包裹疾步往牛棚走。</p>

牛棚简陋的小厨房里,方禹将牛草里捡出的野菜,洗净放进烧开的瓦罐里,滚开后拌了把玉米粉倒进去,洒了点粗盐粒。至此,一罐野菜糊糊的午餐也就煮好了。</p>

说起来,他和爷爷来桃源村有小半年了,每月村里给他们爷孙的三十五斤口粮,大多是些土豆、玉米、高梁穗。平常配上野菜一天两顿能填个水饱,一点点省下的粮食,也就让他们在秋收的这几天,一天能混上三顿糊糊饭。</p>

可是没有油水的饭菜,又哪里顶得住饿。</p>

又何况农家的秋收很是累人,方禹怕爷爷的身体累垮了,有点时间就到处寻摸些,能入口的拿回来给爷爷加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