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一念三千 沉筱之 898 字 3个月前

慕央九岁进宫那年,我大皇兄曾少年老成地感慨慕家一门忠烈,还问慕央有甚么心愿,他可帮忙了却。

慕央说,自己爹娘早亡,唯一的爷爷也战死沙场,若说还有心愿,唯盼此生能报答两人,其一是待自己亦父亦师的淮王,其二便是刘寅。

慕老将军战死后,昔日的部下散的散,走的走,唯刘寅一人回到了将军府,替去世的老将军看守宅院。

几年后,慕央出征西里回来,被升作少将军,便亲点了刘寅为文随。

刘寅听了我的话,双膝落地磕了一个响头:“未想昌平公主还记得老臣,臣感激涕零。”

他虽是慕央的文随,与我毕竟只有一面之缘。眼下他与我打这套官腔,摆明了是对我心存芥蒂,我若问得深了,他必定不答。

是以我也只好捻些轻的问:“刘大人何以不跟在慕将军身边了?”

刘寅道:“老臣年迈,跟在将军身边没多大用处了。淮安毕竟淮王临终所托,有老臣自愿请命守在此处,将军也不会觉得愧对淮王。”

我在一旁的太师椅上坐下来:“听刘大人的意思,袭承封地淮安,倒并非慕央所愿?那淮王又何故为难他?若我没记错,淮王性情温雅,又与慕央亲如父子,断不会qiáng他所难。”

刘寅躬身道:“当年淮王病重,临终将楚二小姐托付给将军,将军娶了楚二小姐,便是淮王的女婿,便该袭王侯之位,掌管淮安城。”

我疑道:“这就奇了,楚合并非淮王的养女,她与淮安城又不是绑在一起的,昔日若非淮王qiáng行授意,慕央有何该不该的?”

刘寅道:“这……”

我站起身:“刘大人,你若不明白该答什么,本公主可以与你挑明——你告诉我,淮王何故在临终前,qiáng行将淮安塞给慕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