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

一念三千 沉筱之 884 字 3个月前

我道:“于闲止有个势在必得的性子,远南王更甚之。平西与远南一直有合盟之意,远南王当年为表诚意,更是取了平西王之妹为妻,昌平听说,其实于闲止与平西三郡主早有婚约,当年于闲止若肯娶李嫣儿,恐怕双方的合盟早已促成了。”

二哥道:“可是,于闲止最后却要娶你,而远南王也默许他这么做。依他们的性子,必定另有谋划。”

慕央道:“王爷的意思是,既然远南另有谋划,那么平西也早就找好别的出路,这个出路,就是我们方才所揣测的——向燕国投诚。”

二哥点头:“所以,一旦燕兵入侵大随,作壁上观的不是平西,而是远南。”说到这里,他又锁紧眉头,道:“但是远南到底是藩地,以它的实力,倘若在燕国与随国战事焦灼之计孤军深入企图翻盘,未免太过铤而走险。”

我道:“的确铤而走险,可是,如果添上辽东的四万jg兵呢,如果,加上大桓的助力呢?”

今年chun,我随于闲止去江淩借兵的时候,我只召回了二嫂手下的三万聂家军,而于闲止却要了沈羽手下的四万jg兵。

当时于闲止的说法是,怕一旦战事起,南面腹地不保,这四万jg兵,是用来抵挡叛军的。

但眼下看来,战事自西起,平西如若不投诚燕国,何来叛军之说?平西倘若投诚燕国,自会随燕兵自西入侵,又何来叛军绕去远南之说?

原来他借的这四万jg兵,不是用作防,而是攻。

我移目看向沙盘,恍然间,竟似看到了huáng沙满眼,烽火连天,铁蹄溅血踏着我的故土而过。

我道:“我随于闲止去江淩时,他曾去见了桓国的廉亲王的嫡子白朽一面,我当时未曾听清他说的是甚,只记得他以大桓太子的把柄胁迫白朽不可对远南用兵。我本以为他是帮我去与白朽协商的,如今看来,竟是合盟。”

我想了一想,又道:“雁关险要,燕兵一旦入侵,战事必定陷入焦灼,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远南若在这个时候攻入,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