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比武前夕夜,瑾王显雄心

千古英雄志 二马盘槽 1642 字 2022-09-09

所以,上次端王雍汝愚从嵩阳剑府匆匆离开,就是和二皇子雍昀商量对策,是否需要派驻新手代表嵩阳剑府出席西湖论剑,看那柏云岐信心满满,雍汝愚也不好说什么。

但看了龙青云,虽说器宇轩昂,气质不凡,有股昂然向上的气势。但毕竟没有名师指点,就这嵩阳剑府学习的一个多月,行吗?

端王爷雍汝愚和二皇子雍昀面面相觑,心里不免忐忑。

雍氏祖先,原为后周将领,当年发动兵变,建立大雍朝。

雍朝建国后,汲取唐末、五代武人跋扈的惨痛教训,日益强化皇权的力量,一方面厉行收兵权,另一方面逐渐确立了以文驭武的方针。

“杯酒释兵权”后,为了避免武将篡权,遂削夺了各地节度使兵权,推行“重文抑武”的国策,开创了文官政治的局面。

其核心是利用文人治理国家,即用文官掌控军队,派文官出任中央和地方的行政长官。

“重文抑武”的国策有效地调动了文人的积极性,文人的地位和价值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武将地位下降,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

“重文抑武”虽然确保了皇权的巩固,但“抑武”的政策,使得整个国家的军队战斗力下降,根本不是毗邻的东瀚对手。

雍氏先祖曾有明谕:“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扰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好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端王雍汝愚和二皇子雍昀属于皇族中的翘楚人物,深知“重文抑武”的国策,短期来看,似乎好处多多,国内没人有力量造反,皇权似乎固若金汤,但长期来看也是“饮鸩止渴”,致使国家军队战斗力积弱不振。

北雍南渡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北雍军队战斗力羸弱,导致东瀚铁骑荡平北雍都城汴京,北雍覆亡。

现在南雍以秦岭、淮河、大散光为界,偏安东南半壁一隅,如果不调整国策,迟早会有倾覆之忧。

想到这些,雍昀不免怅然。

月光穿过窗棂,光斑洒向地面。二人踱步其间,灯烛映照在雍昀果敢刚毅的脸上,须臾之间,怅然消失,豪壮之情浮现脸上。

“想我雍氏太祖、太宗两位皇帝,在大雍建国之初,雄视四方,先后荡平‘南平’、‘后蜀’、‘南唐’、‘吴越’、‘北汉’等国,大有一统天下的气势。”

二皇子雍昀慷概陈词,语重心长道:“愚弟,我南雍现在偏安东南一隅,更应励精图治,建立强大的军队,以拱卫我南雍。”

端王雍汝愚微微颔首,深表赞同,从小就折服于雍昀的胸襟和气概。所以在皇位夺嫡中,也坚定地站在了雍昀这边。

上次端王雍汝愚离开嵩阳剑府后,二人商议对策,端王雍汝愚亲自拜访南雍十大高手“惊鸿一笔”戚墨成。

促成结果是,戚墨成最得意的弟子雷天瀚加入岳阳书院,参加这次西湖论剑。

万一龙青云不敌,雷天瀚作为后备。

这也算是留了个后手。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