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三昧之境

千古英雄志 二马盘槽 1527 字 2022-09-09

第一境界“炼形”。

也就是运用拳脚、兵器等攻击和防御的形体技术。一般的士兵和看家护院就属于“练形”的水平。

桐庐县城时的龙青云和牛奔,就属于第一境界“炼形”。

第二境界“炼气”。

简单说就是练了内功的人。江湖上的名门大派的子弟,就属于这一境界的巅峰人物。

比如龙青云在西湖论剑上遇到的一代剑术大师古剑秋的弟子顾白羽、骆子虔。以及“惊鸿一笔”戚墨成的得意门生雷天瀚。

这些人都是有很好的格斗技巧,而且拥有一定的内功基础。都属于第二境界“炼气”的好手。

第三境界“炼劲”。

就是练武之人,对武功招式和内功心法已经非常熟悉,练武不再拘泥于形式,出手自然而然,习惯成自然,速度惊人,远远快于一般高手。

对武学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劲道”,隐隐达到融汇贯通,有触类旁通之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劲道”。

第三境界的“炼劲”高手,对阵第二境界的“炼气”高手,并不具备碾压式的优势。“铁笔书生”韩秋雨就属于第三境界的绝顶高手。

大多数习武之人,终其一生,皆属于“炼形”、“炼气”、“炼劲”这三种境界。

而此时的魏长风,显然已经超越了这三种境界,隐隐迈入“三昧”之境。

所谓的“三昧”,就是“身体”、“心境”、“技术”。进入“三昧”之境的习武之人,不再拘泥于“炼形”、“炼气”、“炼劲”。

所谓“身体”就是:“考虑如何控制自己的武功招式,让自己能更好地战胜敌人。”

只有让自己的“身体”,以最适合自己的武学途径做出相应反应,才可以保证不被敌人偷袭,以及做出最佳的应对措施。”

而“心境”就是:“领悟为什么而战?为何而战?”

让自己有良好的心态去应对敌人,而不是徘徊迷茫,只有心境平和,施展起武功招式来,才会保持应有的水准,甚至超水准发挥。

而“技术”就是:“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武功,以及使用什么样的招式。”

只有真正领悟了“身体”、“心境”、“技术”这“三昧”的武学真谛。才能在对阵敌人时从容面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八年前的魏长风。

武学修为处于第三境界“炼劲”的巅峰期,但是,修为自此停滞不前,遇到了瓶颈。

在寻找突破瓶颈的漫漫过程中,魏长风体验到了开悟的过程。自此,武学修为也提高到了“三昧”之境。

“三昧”之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宗师之境。

“身体”、“心境”、“技术”,只要“三昧”得其一,就是妥妥的宗师一枚。

当然,“三昧”俱得,就是第五境界。“天下四绝”就属于这一境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宗师之境。

到了大宗师之境,和人对阵时,浑身上下,几乎没有破绽。能打败他们的,也许只剩下“磨”。

磨时间、磨体力、磨耐性。

此时的魏长风“身体”、“技术”皆是宗师之境。只是这“心境”并不稳定。

有时候波澜不惊,有时候惊涛骇浪,有时候居然是徘徊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