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 进退两难!

这里所说的火炮,可不是步兵攻击前发起的炮击,而是在进攻过程中,一线步兵遭遇守军重火力,该部炮兵能在10分钟内对其进行火力支援的火炮。

这也算是日军炮兵们反应速度的极限了,主要还是受限于通讯问题!

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已经很夸张了,你一个拥有足够结实掩体的重机枪火力点正拼命压制对手,结果没到10分钟,人家火炮铺天盖地的一通砸,把机枪和射手都炸成零件。

没了重机枪的火力压制,就只能靠步兵手里的单发步枪,在对手优势兵力的不断冲锋下,就问有几支部队顶得住。

幸好,这里是四行团。

不仅工事修的足够牢固,比如白胜派驻给各营的工兵连协助修筑的机枪暗堡,只要不是特别倒霉,被弹片钻入暗堡内,原本一发可摧毁一个工事的70毫米步兵炮,在这里基本都徒劳无功,还有可能被一直盯着他们的各式迫击炮完成反杀。

而且四行团步兵班发放的单兵武器捷克半自动步枪以及冲锋枪,再配上班用轻机枪g42,最不怕的就是步兵密集型冲锋,那就是纯纯生命收割机。

有许多高地在日军步兵不断前进的时候,根本就不予理会,顶多就是派精准射手对暴露出来的日军军官和掷弹筒手、轻机枪手予以射杀,基本上都是等到日军步兵进入100米红线,这才开启疯狂火力输出。

别看日军步兵什么单兵战术纯熟,个个都是射击高手,能在300米的距离上打中一个西瓜,在一梭子能扫出10几发子弹的冲锋枪组成的火力网面前,都是渣渣。

老老实实趴着也就罢了,活命的机会还大于百分之八十,若还要强撑着前进,死亡的概率就会高于百分之八十。

不得不说,39师团这种乙种师团能在11军成为精锐师团,其步兵作战意志还是可圈可点的。

3营对阵过不少日军师团,但像39师团这种顶着枪林弹雨,从200米外就匍匐前进,硬是能爬到一线战壕前70米的,绝不会超过3个,用曹老板的说法,至少是和晋东大战时的20师团有得一拼。

虽然在第一战中利用藏匿的小强坦克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干掉了小三百日寇,但获得胜利的曹老板可从未小瞧过自己的对手。

因为,他不会忘了当初在高地上近乎伤亡殆尽的4班那一战,日本人在阵地前的尸首都可以垒成高墙,但日军依旧不畏惧死亡的狂冲,这才导致了高地部分防线的失陷。

而那,同样是建立在他们拥有优势地形、坚固工事、武器装备领先、弹药存储足够的情况下。

进攻13号高地的日军经过再度补充,重新达到两个步兵中队的规模,依旧由佐野芳藏少佐亲自指挥。

日军其实对13号高地的两个侧翼投入的兵力并不多,因为距离13号高地不远处就是11号和14号高地,只要放上一挺机枪,就能对企图从棱线上对高地进行攻击的日军步兵形成交叉火力,那对于步兵来说实属致命。

憋足了力气的佐野芳藏一口气在正面战场上投入了近280名日军步兵,在纵深不过360米的战场上形成了6道散兵线,每道兵线上大约有步兵近50人。

这是典型的波浪式进攻,就像依靠连绵不断的士兵冲击,使阵地上的中方守军疲惫不堪,最终在他们的优势兵力下败北。

最次,也可以和中方弄一波消耗战。

日军的情报系统不是盖的,他们在21日午后从中方那边窃得情报,18军11师左翼几处阵地拥有守军不过一个步兵团,这也是山田正吉在下午就开启狂攻模式的因素之一。

中国人一个标准步兵团兵力不过2500余,就算是加强团也不过3000人,牛场坡那边早已打得如火如荼,野沟支队陆续投入数千步兵,中方依旧没有后退,守军兵力绝不会低于1500,那说明朱家坪这边也不会超过1500。

以5000步兵vs1500,就算是3换1,也能把中国人给换光,准备血拼的日军各级军官现在就是这样的打算。

仅从当前步兵兵力上来说,从山田正吉的这个想法没毛病,3营目前可就只有900余步兵,还有部分做为预备队没有上一线,就比如13号高地上如今满打满算也就33人。

在上一轮的作战中,随着曹老板出击的14名步兵也不是完好无损,被反击日军的子弹击伤4人,两人重伤,如果不是急救得当,恐怕就当场牺牲了。

仅日本陆军少佐当前投入的总兵力,就是高地上守军的10倍,10换1都能把高地上的两个步兵班换得干干净净的。

只是,不用什么奇袭战、反击战的曹老板可不是什么好鸟,两年的战场经验可是让他早就从一个只有一身莽力的超级投弹手变成了一个狐狸大叔。

这不,第一波靠着乌龟爬的日本人就惨遭痛击。

川上秋酷少尉做为广岛知名裁缝铺川上家族寄予厚望送入军中培养的重点对象,自从进入中国以来,极为英勇,并在枣宜会战后积功由曹长晋升为少尉小队长。

如果再立战功,很有可能改变家族在广岛县的地位,无论谁再提起川上家族都不会在前面加上裁缝二字了。

所以,在佐野阁下下达军令时,川上少尉无比坚决的要求亲率自己的步兵小队做为全军的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