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 47 章

被唤作蒋哥,也就是背对着顾芊视线的那位男人,淡然地应了声:“嗯,先停两天,还有半个月就到春节,这个机会千万不能错过,最少要提前一个星期把东西运过来。”

“那……文工团的渠道,咱还能……?”

“不行,文工团那边我爸盯着,没法进。”

话出口,顾芊有百分之□□十能肯定他就是蒋海朝。

可这里是鹿城出了名的贫民窟,连顾家人所在的七里巷都比不上。

七里巷居住的至少都是工人家庭,这边基本上都是从事最低端手工业的劳动人民。

蒋海朝怎么会跟这边的人有来往?

“那……”

“仓库的事情不需要你们操心,我会想办法找人帮忙,但司机你们得多留意留意,钱的话好商量,一定要靠谱,一定要足够熟悉地形。”

“行!咱哥儿几个肯定会尽最大力找!春节这段时间要是不耽搁,咱至少能赚这个数……”毡帽男竖掌比了个一。

一千?

蒋海朝挑眉,抬手比了个二:“不,今年行情好,至少这个数。”

三人脸上顿生欢喜之色,连连点头兴奋道:“那行,不耽误你上班了,下午要一块儿去龚家湾吗?”

男人垂眸沉思半刻,摇头:“下午有事,改天,到时候我会过来找你们。”

“行。”

“还有上次跟你们说过的事,今年上面可能会有新政策,咱要以不变应万变……”

之后的话顾芊怕被发现,没继续听,手忙脚乱离开了此地。

直到凛冽的冷风刮过侧脸,才清醒过来。

如果那真是蒋海朝,从他们的对话里那些刺眼,什么“货”,“渠道”,“行情”……无一不透露一个信息。

投机倒把?

……

年前蒋海朝是真的忙,一天到晚见不到人影,还得抽空投喂顾芊各种稀罕的食物。

水果,点心,甚至有几样连顾芊都没见过的零食。

人虽然已经四五天没见面,家里却处处是他的影子。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答应了蒋胜军不再跟他儿子有瓜葛,她也不想去掺和他们的家事,只等那厮哪天来找她,再好好同他谈谈。

没想到这一等,就到了除夕。

……

傍晚夕阳红似火,半栋居民楼都被罩在橘光里。

蒋海朝斜靠在梁柱边,手里拿了份材料清单,金光洒在他试身上,高挑颀长的影子被折断在屋檐下。

“蒋哥,人找到了,我兄弟的邻居,人很老实,只要钱给够他就答应跟咱干。”

等了半天没人应,雷子在他眼前晃了晃手。

“蒋哥,蒋哥,嘿!”

男人回过神,清润的嗓音有片刻的沙哑。

“刚刚说到哪里了?”

“蒋哥你想啥呢,眼珠子都不会转了。”雷子搔搔后脑勺,这才重述一遍。

“嗯,钱不是问题你问他有没有空。”

“有的,他说他的工作基本上都在白天,晚上正好跟咱去。”

“嗯,那没什么问题了,今天晚上就开始让他吃完饭赶紧在家休息会儿,晚上事关重大,别打盹儿了。”

“好嘞!”

雷子说完就往院外跑,蒋海朝突然从后边拉住他的胳膊。

“等一下。”

雷子回头,“咋了,哥。”

似乎陷入纠结,停顿了两秒,才问道:“上次那个冬枣,还有吗?”

“冬枣?”雷子不解地望向他:“哥,那一大箱冬枣不是一半给你,一半送刘主任了吗?”

蒋海朝蹙眉,想起罗彬说顾芊一下午吃掉一斤枣,踟蹰地开口。

“一点也没有了?”

“额……”听出蒋海朝的意思,雷子指指院门:“哥,你想要的话,我再去找一趟老高?不过那东西难搞,能不能弄到我可不敢保证哈。”

倒也没客气,蒋海朝笑开来:“行,麻烦你了。”

“嘿嘿,这有啥,都是自家兄弟。”

不过话题岔开,雷子免不得多看了他两眼:“哥,你最近好像特喜欢吃水果啊,你拿那么多回家,你家里人都不会怀疑吗?”

蒋海朝笑睨他一眼:“你懂什么,我那是拿去送人。”

冬天水果不好找,好不容易托人弄到些,还都是千里迢迢从南方运过来的好货,大家都舍不得吃,放回家小心翼翼供着,就等过年拿出来招待贵客。

结果蒋海朝这就全拿去送人了?

谁啊,面子这么大……

雷子脑海里陡然闪过一个念头,欢欣道:“哟,对象啊?”

想起顾芊那张令他神魂颠倒的容颜,笑出了声:“你小子,倒也不算太笨。”

“嘿嘿。”

……

蒋海朝搞投机倒把已经不是一两年的事儿了,要不然当初也不至于在顾芊那儿吃个霸王餐就给五六十,更不用说给顾芊的那百来块钱找人费……

只有足够高的利润,才能维持蒋海朝极尽奢侈的生活。

而投机倒把,就是来钱最快的途径。

蒋海朝大学毕业后进了政府机关工作,急躁的性格却极度不适应体制内的三点一线。

频繁的迟到加上态度不端和种种事迹,让领导甚至不顾及蒋胜军的面子,单方面开除了他。

蒋胜军好说歹说才让人把小儿子的军籍保下,回家逮着人骂了一顿,问他为啥要作死。

蒋海朝借口说身体不适,适应不了机关工作,蒋胜军自然不信,可梁慧信了。

心疼地把儿子压在家里修养了一段时间,这一休息,就是一年半。

家里人不是没给他找过工作,他大哥二姐也不留余地地帮衬弟弟。

可他不愿意上班,要是去了又摆烂,那谁受得了?

投机倒把就是蒋海朝在家里“修养”的一年半里干出来的事儿。

他发现自己不适合机关,也不想当军人,他喜欢的是投机倒把,是做生意,当商人!

虽然这个想法在这样一个动荡年代来说极为荒诞,可他还是这么做了。

愣头青一样,不顾一切扎了下去。

在那一年半里,他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甜头,一天的收入就能抵机关工作两个月的工资,这换谁还愿意再进那个牢笼?

他的野心逐渐拉大,直到不久后盯上了文工团后勤部,这事儿才败露。

倒也没完全败露,那时候蒋海朝贿赂了后勤部采买办的朱科长,把后厨新进的一批新鲜蔬菜粮食倒腾到黑市高价倒卖,赚到的钱两倍返还给了朱科长,让他重新为团里采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