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赞美自己

把自己的订单交给同行做,并且还提供技术支持,这简直就是大善人。

为了港岛的成衣产业,这位年轻人真是操碎了心!

其实吴光耀心里苦,这是本宝宝的产量跟不上啊!

“怎么样?两篇文章有没有精彩之处?”吴光耀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两篇文件都有赞美自己的地方,第一篇文章写的有吴光耀开设工厂,广纳难民,解决了大量人的温饱问题。

第二篇文章写了不少吴光耀为港岛成衣产业,操碎了心,并且无私献出订单,让同行共渡难关。

“恩,很精彩,不过文笔我需要润润!”沈宝兴开口道,吴光耀毕竟不是专业的编辑,而且学的还是现代文。

“行,你帮我润润,记得不要改内容啊!”吴光耀生怕沈宝兴,改动自己歌颂自己的地方。

既然决定了不要脸,那就要,不要脸到底!

《东方日报》三天后就会发行第一刊,由于吴光耀提交了两篇文章,只得取下两篇准备好的文章,下次再用。

目前来说《东方日报》的内容很有卖点,但也不至于独领风骚。

不过整体版面,吴光耀还是参与设计了不少,至少比市面的报刊更加有吸引力。

吴光耀没有指望《东方日报》为自己赚多少钱,只要保证能在港岛报业能排进前三就行!

虽然报刊不是自己的主业,但这无疑是自己的护盾,所以吴光耀还是很重视的。

三天转逝即过,首批1万份《东方日报》已经印刷好,就等着出去免费发放给报亭了。

为什么免费给报亭,而不是免费给顾客?

免费给报亭,报亭的老板就会强力推荐《东方日报》,这样就容易出效果。

如果免费给顾客,报亭老板没有利润,还不如放在角落,鬼才管你销量。

虽然是免费发放给报亭,其实东方报社还有个利益点,那就是老凤祥和优衣库的广告占比了不少地方。

如此下来,多少有了一些经济效益。

“老板,这是我们东方报社新发刊的《东方日报》,主打商业经济和时事的新闻,前面三期我们免费发放给你们100份,你们按照正常价格出售就行。”发行部的人来到报亭,对老板说道。

“还有这种好事?报纸的质量咋样?”老板一脸的不相信,怀疑这个报纸是不是残次品,或者全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