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价值25亿美元的船队】

(ps:这个年代是有世界首富的报道的,历史的世界首富是被奥纳西斯摘得。)

吴光耀没有接这个话题,而是把话题引到造船计划上来;

只有把汇丰银行绑的越紧,汇丰银行越会支持吴光耀在港岛的商业行为;

以去年环球航运净利润为例,汇丰银行所属的利润,足足是汇丰银行本身业务的15倍左右;

想想看,他们有勇气和吴光耀闹翻吗?

绝对没有!

倒是吴光耀想踢他们出局,非常的简单!

直接把船分了,让他们自己经营去;

谁有这个本事经营这么大规模的船队,没有人才的支持,你根本玩不转!

再加上欧美、东瀛的客户基本上只认可吴光耀,可不是你一个开银行的,别人就放心把业务交给你。

正是基于这一点,吴光耀算定汇丰绝不敢得罪自己,这次才敢从汇丰口中夺食!

当然,吴光耀还是打算把汇丰绑在自己战船上,而且绑的越紧越好。

所以,吴光耀再次提出,再次造船200万吨载重量;

汇丰投入的越多,他们越是和吴光耀的关系紧密。

“吴先生,环球航运船队的总载重量,甚至都已经接近苏联商船的总载重量,是不是可以暂缓造船计划?”桑达士开口劝道,作为银行家,保守是最重要的品性。

吴光耀轻松的笑了起来,向汇丰的两位董事说道:“汇丰银行在环球集团实际投资1500万美元左右,虽然这么多年没有分过红,但是价值却已经翻了几十倍。我们暂且不谈船队的价值,就是这么多码头的收益,都能让汇丰的投资堪称经典。我这样说的意思是,我也没有分过环球集团的一分钱,但是我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年的分红就能让我们惊呼!”

当吴光耀说道分红的时候,汇丰二人组脸上就不由得泛出笑容,太高了!

桑达士调整好心态,继续问道:“如果环球集团继续增加船只,业务上能保证吗?”

这个问题总算问到点子上了,吴光耀解释道:“业务是争取来的,只有我们有了船之后,别人才会给你业务。大家放心,以我的分析来看,世界工业蓬勃发展不过是才开始抬头,这一波发展没有20年是不会结束的。也就是说在六七十年代,航运不可能有大风险”

听到吴光耀的分析,汇丰二人眼神交流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