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汉医1】

待港岛的中医条件得到了改善,并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之后,吴光耀才决定成立太极堂药业。

吴光耀之所以如此重视中医,也是受到前世的一些记忆影响!

前世,中药一度在华夏名声并不好,有很多种原因导致,比如药材的质量、标准化的生产制药流程、中医的水平(中医靠经验,所有有老中医的说法)等等。

但是华夏的邻国韩国和日本,却毫不客气的偷盗了华夏民族的隗宝;

韩国抢中医文化,日本抢中医医术,两个山寨却打败了一个正宗的中医传承,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韩国抢文化:韩国文化遗产厅2009年8月初宣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9年7月31日将韩国申请的《东医宝鉴》初刊本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据考证《东医宝鉴》于公元1595年编写,刊行于1613年,是时任太医许浚等人历经14年编纂而成的一本医书,该书主要选集了我国80多种医学典籍分类编纂而成,其中亦有数种朝鲜《医方类聚》、《乡药集成》等医学书籍。总体来说《东医宝鉴》90以上的内容均辑录自中国中医著作,并非原创,但这90以上属于中医的内容的《东医宝鉴》,却被韩国人在2009年7月31日成功申遗,这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吗?

日本抢医术: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快速现代化,患慢性病、过敏性疾病的国民人数迅速增长,特别是老龄化带来了大量的老年病。汉方医学对上述疾病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于是日本政府给予了汉方医学大量支持,根据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目前日本有210个处方受到普遍应用。1976年,厚生省正式把汉方药列入健康保险,把主要的210个有效方剂及140种生药列为医疗用药,可以进入医疗保险,大大鼓励了汉方药的应用。

医圣张仲景的传世巨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中实际记录269个方剂,而日本的210个古方就是由此演变而来。后世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当中国人还在怀疑自己的传统医学,是欺世盗名的巫术时,日本人已经获得了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中的210个古方专利!”。

日本人注册了古方专利之后,在全世界大发横财;

有统计称,日本在世界上的汉方药、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种类占到了市场占有率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华夏仅仅占有了7;

很多药方华夏要生产,还得给日本交专利费!

想想中药在华夏的地位,就令人忍不住恨铁不成钢。

甚至很多华夏人,千里迢迢跑到岛国去买汉方药带回国,却不知岛国的汉方药,不光是药方,还是药品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来自于华夏。

在中日建交后,以津村制药为首的汉方药公司,就开始派人进入华夏,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去搜集华夏各地的中药古方,这些都是千年流传下来的精粹,却被岛国以几千几百甚至几十块的白菜价买走。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数据极其刺眼,那就是中药最关键的药材种植基地。

岛国地小生物种类少,而华夏地大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