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斗狱霸的壮举

官场奇才 北岸 1095 字 2022-09-19

但是,温纯并不满足于大面上的一般信息,请赵子铭帮忙帮到底,暗地里探访一下,收集一些更深层次不太为人知的细节,包括经营户们对于搬迁一事的真实想法。

赵子铭答应在一周之内回信。

今天便是赵子铭所说的最后一天,一上午都要过去了,怎么还没消息呢?

温纯急了一阵,还是沉下心来继续研究小商品市场的现状。

研究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交通方式的逐步升级和全国各地小商品市场的陆续建立,福庆街四面受敌,传统的批发生意越来越难做,其发展势头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经营额在全省小商品市场的排名逐年下滑,不仅远远落后于桥南的物流市场,也被省内沿江县市的批发市场赶超。

这一点令王宝良等福庆街人也要扼腕叹息,却又徒唤奈何。

温纯正在思考之际,赵子铭的电话打进来了。

果然,赵子铭一周的暗访还是很有成效。

王宝良在福庆街的声名鹊起颇富传奇『色』彩。

十几岁那年,他因家中贫寒,初中辍学,开始了他在福庆街的地下“练摊”生涯。

文化革命后期,他因此被冠以“投机倒把”罪,关押了好多年。在狱中,他没有供出任何一个客户的名字,把所有的责任一人扛了起来,这为他在福庆街上赢得了“江湖名声”。

八十年代初期,王宝良被释放出狱,他又在福庆街的巷口,摆了两个矮凳,把一块破门板往上一搁,算是重出江湖,并治服了当时的市场一霸,人称“坐地金刚”的崔元堂,一举成为了福庆街上的“宝哥”。

随后,他凭借着义气、诚信、精明,赢得了整个小商品市场经营户的拥戴,成为了他们的精神领袖,谁家开张店庆或者红白喜事,都会恭恭敬敬地亲自上门邀请“宝哥”光临。

说到这些,赵子铭对王宝良也很是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