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122章

有文化圈的,民间收藏家,各大院校的教授,文物贩子和盗墓者。

师徒俩带着秧宝一边跟他们接触交流,一边探访消息,没几天还真打听到暗地里流窜来这么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盗墓队伍。

将消息传给田公安,任飞陈便没在管,带着颜东铮和秧宝每日窝在思南路小洋楼,接待一二古玩界的名人,修复保养买来的文物古玩,顺便跟父女俩上上课。

几日的功夫,秧宝对历史文物的认识上了几个台阶,练习国画时,笔下的花草虫鱼多了几分灵性。

与之同时,脸上刚一消肿,沐丹便迫不及待地约了人在一家私房菜馆见面。

局里没人去过这家私房菜馆,陡然上门肯定要打草惊蛇,田公安给颜东铮打电话。

文化圈里一位姓陈的画家是那里的常客,颜东铮给陈同志打电话,问他可有什么稍有名气的私房菜馆介绍一下,近几天在家吃腻了,想带着家人出去品尝几道风味菜,换一换口味、心情。

对方一听,立马笑了:“颜同志,你这电话可是打着了,我惯常请客吃饭的一家私房菜馆,那菜式不但独特,其装修更是有一种意境。若是不嫌弃,这顿我请?”

不等颜东铮拒绝,他又道:“前天听你说快要回京了,就当我给你和颜教授提前践行了。”

“哈哈……求之不得,麻烦陈同志了。”颜东铮笑过问道,“我能带几位朋友吗?”

陈画家一口应下,顺便说了下地址,颜东铮微微松了口气,道了谢,跟他定好时间,这才挂了电话,给田公安回话。

时间就在当晚,一家三口洗漱换衣,提上礼物,接上任飞陈、张老太与田公安及他同事汇和,一起过去。

陈画家先一步到达,带着妻儿。

互相打过招呼,大家分宾主落座,秧宝将带来的一柄团扇、两条双面绣绢帕递给他爱人。

大家说着话,田公安的同事借口肚子不舒服上厕所,找到已经过来的沐丹,隐在窗外,侧耳偷听了起来。

再回来,脸色极其难看。

陈画家只当他肚子不舒服,关心了几句,招呼大家吃菜:“任老、颜教授,来尝尝这道老蚌怀珠,曹雪芹的拿手好菜,选材极为讲究……”

田公安吃菜的功夫,小声问道:“看清约的是谁了吗?”

对方点点头:“百货商店的主任万大昌。”

“是他?!”田公安便是有所猜测,真当证实了,还是吃了一惊。

心里存着事,田公安吃得味同嚼蜡,不足十几分钟,就找借口带着同事告辞出了包厢,一个蹲守在沐丹和万大昌包厢的隔壁偷听,一个守在巷子外。

隔天颜东铮打电话询问,田公安只说了句“案件涉及的问题比较敏感”。

颜东铮闻言心里有了底,给苏团长打电话,沐丹插队那边不查了,让他战友专心购买姻脂米,为此,当天给他战友和云依瑶各打了笔钱,寄了些用侨汇券换的全国通用票。

颜明知的课程上完,大家多留了一天,颜东铮拎着礼物去看人民医院、中医院的陆泽、陆峰兄弟。

颜明知带着孙女接收凤山村让县车队送来的样品,旧货商店的主任范卫东看后,各下了批定单。

结过帐,颜明知带孙女先去邮局给凤山村发电报,追加定单,然后去银行给凤山村村长打款,除了定金,还有捐的盖小学的两万。

从银行出来,秧宝牵着爷爷的手,踩着人行道上的方砖,一蹦一跳好不开心。

颜明知抬腕看眼表:“秧宝,爷爷带你去看看,给你买的复式公寓吧?”

说好的过来装修房子呢,结果净忙其他事了。

“好啊。”

祖孙俩坐车去外滩,没想到刚一下车就遇到了小雅。

“颜教授、秧宝。”

颜明知冲她含笑颔首。

“小雅姐,你没回港城?”袁飞前天坐飞机走了,走前给秧宝打电话说了声,秧宝以为小雅跟着离开了呢。

“公司要在外滩建厂,我留下监督。二位怎么过来了?”

颜明知一指旁边的高楼:“我上月过来给秧宝在顶楼买了套复式公寓,从京市过来一直在忙,还没带她看过。这不,明天就要回京市了,我带她过来看看。”

“哦,”小雅抬头朝上看了看,郁郁葱葱长着花草,“颜教授,你们这套房子住吗?”

“暂时不住。”

“出租吗?”小雅声音清冷道,“我们公司近期要过来一位建筑设计师、两名预算员和三名技术人员,住酒店不划算,找房子吧,这几天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你家房子这个位置离我们选的厂址没多远,来回挺多方便的。”

颜明知看向孙女。

秧宝想了下:“小雅姐你这会儿有空吗?咱们上去看看,你相中了再说。”

小雅点头。

三人坐电梯上楼。

共有十楼,电梯最高只达九楼。

一梯两户,想上顶层,只能走各家的内部楼梯。

打开门,楼上楼下一转,小雅满意的不行,问颜明知卖不?她想代公司买下,这时卖房子的不多,能碰到这样的好房,太难了。

颜明知摇头拒绝,哪怕她把价格提高了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