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翻桌子抄家伙

嘉靖突然道:“是了,朕听说大同那边府库发生了大火,这确有其事吗?”

身为天子,不免要营造一点体察天下事的先知先觉,突然抛出这么个话题,既是告诉大家。别以为外头的事,朕不知道,谁也别想瞒朕。另一方面,也是不希望杨廷和挤在这官粮的问题上做文章,某种意义来说,是对徐谦的一种保护。

杨廷和颌首点头道:“陛下,大同的事,已经彻查清楚了,乃是游击一员。私通鞑靼,才酿成此祸,大同那边,已经有了处置。”

杨廷和确实不想节外生枝,所以只能轻信大同那边的说法。

嘉靖却是怒道:“实在岂有此理。出兵在即,出现这种大事,这些文武官员,都是做什么吃的,那大同总兵官,要好好申饬一下,让他戴罪立功。若是再出这样的差错,朕定要办了他。”

杨廷和道:“臣会让翰林院拟旨,陛下,微臣还有一件事。需要议一议。今年虽然各省的官粮上缴都还算喜人,不过比之与其入库的官粮,还是少了一些,其中浙江最是严重。浙江省现在入库的官粮,不过一百一十四万担。比之预定的一百四十万担,还差了二十余万,二十多万担粮食,可不是小数,微臣就怕因为缺了这些银子,导致明年战事紧张,朝廷供应不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不好,可就要闹得官兵哗变。”

杨廷和打了这个开场白,算是吹起了冲锋的号角。早就蠢蠢欲动的大臣们,此时一个个打起了精神,李士翱见缝插针,立即道:“陛下,杨公所言是极,现在军机为重,各省巡抚纷纷为朝廷征粮甚急,唯独浙江不紧不慢,不但没有完成额定的官粮,而且解粮入仓也是最迟。微臣以为,归根到底,还是新政的问题,徐谦在浙江推行新政,将百年来的祖制推翻的一干二净,不只是如此,他胆大妄为,擅自做主,减免粮税,官粮乃是国家根本,没有官粮,朝廷拿什么平叛,拿什么赈灾?浙江本就是丰腴之地,朝廷对浙江的粮税,多有依赖。可是被徐谦这么一搞,放纵治下商贾四处兼并土地,又大兴土木,去兴建什么河道,如此种种,都是误国误民,再有,浙江推行伪学,甚至还兴建学堂,专聘伪学大儒,讲授伪学,声势浩大,蛊惑人心,这一省的教化,被伪学破坏的一塌糊涂,微臣请陛下立即罢黜新政,责令商贾退还所占田地,拨乱反正,查封伪学学堂,至于浙江上下官吏,亦是按律处置,如此,才能正本清源。”

李士翱这番话,显然是没有留有一点情面,他也算是铁了心,事情到这份上,矛盾已经尖锐到不死不休的地步,自然也没什么情面可讲,所以他一开口,便要将浙江新政和徐谦置之死地。

可是他这一开口,却是惹来朝中哗然。

本来大家以为,李士翱是要借贻误军机,整一整浙江,浙江整肃一下蛮好。可是李士翱却是直接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连王学的帐一并算上,显然这是打算一锅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