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好东西给你看看

当即,张安世入宫觐见。

朱棣早知张安世今日会入宫谢恩,不过此时,朱棣却是背着手,微微皱着眉头,沉吟着站在窗台,驻足不言。

张安世进来,行礼道:“臣……谢陛下·”

“不必多礼。”朱棣平静地道:“怎么样,事情布置妥当了吗?”

直观是最很重要的,这司吏体会得很深。

“啊·”

“朕问你,你这个右都督,布置得如何?”朱棣道:“治理数府,和治理一府是不同的。”

“臣·已布置下去了,不会有什么事。”

朱棣突然转过身来,看着张安世。

张安世这才发现,朱棣的脸色很是不好看。

他心里一惊,今儿来的不是时候啊!早知今日陛下的心情不好,他就不该这个时候来了。

朱棣倒是勉强地笑了笑,落座后,看向张安世道:“哎,你啊你……瞧瞧你这样子,朕会吃了你吗?”

张安世摇头,随即道:“陛下有什么心事吗?”

朱棣道:“心事倒是没有,只是。”

他目光勐地看向张安世:“你是锦衣卫指挥使同知,难道……外头发生了什么事你不知道?”

因为并非每一个人都是精于钱粮的老吏,可以拿着一个簿子翻一翻,就能对钱粮的情况了如指掌。

“啊……”张安世道:“臣从昨日到现在,自受封之后,一直都在忙碌……各府的事,昨夜也是一宿未睡,今日起来,便赶着来谢恩了,锦衣卫的奏报,倒是没有看。”

朱棣点点头,倒是可以理解,随即,他笑吟吟地看着张安世:“昨日廷议……真是惊心动魄啊。”

张安世道:“陛下,敢问·”

朱棣道:“左都督的人选,你猜有人举荐了谁?”

张安世道:“这个……臣猜不出。”

“朕也想不到,如果不是他们奏上来,朕真的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艹。”

朱棣早就收起了笑意,甚至看着似乎在压抑着怒火。

他一双眸子闪烁着,时而如狐狸一般的狡黠和怀疑,又同时如饿狼一般,掠过了重重杀机。

看朱棣这个反应,张安世不免好奇道:“敢问此人是谁?”

朱棣淡淡道:“朱椿!”

实际上,他所侍奉的官员,几乎对此一窍不通。

此言一出,张安世懵了:“哪一个朱椿?”

朱棣道:“世上有几个朱椿?”

张安世道:“那个椿,可是木字旁的?”

朱棣自鼻孔里,哼了一声。

明朝的皇族,一般都用生僻字,甚至……可能还会造字,往往会用金木水火土等偏旁,用来取名。

这样的做法,是免得与人撞名。

毕竟,古时候若是寻常人和皇帝的名字相同,是要避讳的,而皇族自己选用生僻字,就等于解决了这个麻烦。

张安世询问木字旁,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因为天下叫朱椿的人,只有一个。

张安世便忍不住诧异地道:“陛下,这不合规矩啊。”

“确实不合规矩!”朱棣手指头搭在案牍上,接着道:“可见……有人是要狗急跳墙,是要教朕大开杀戒了。”

这就需要自己耐心地讲解,而且对方在云里雾里之下,勉强才能知悉个大概。

张安世顿时能够理解。

廷推是四品以上的大臣,一齐推举大臣担任官职,而大明朝中,这样的大臣有两百来人。

朱椿乃是藩王,又是朱棣的兄弟,藩王成年之后就要就藩,不得朝廷的旨意,是不允许入京的。

可谁能想到,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提议让朱椿来担任左都督。

这说他不是捣乱,都说不过去吧。

于是张安世又问:“陛下,是何人……如此胆大?”

朱棣道:“国子监监丞李时勉。”

张安世:

“怎么?”

张安世无语,因为……换做是别人,张安世还会惊诧于,怎么有人这样大的胆子难道不怕锦衣卫的刀不锋利?

可现在有了这个……

可朱棣提及到此人,张安世却是有印象了。

因为此君可谓是明初时最大的杠精,历史上,此人的战绩十分丰硕。

朱棣晚年的时候,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三大殿被雷噼中,这李时勉立即根据董仲舒“天人合—”理论,针对朱棣连年征北、下西洋、建北京城等种种“劳民伤财”的举动,对朱棣进行弹劾。

气得晚年的朱棣血压直接飙升,差点没被气死。

当然,朱棣虽然没被气死,可是张安世的姐夫朱高炽,却是几乎被李时勉气死的。

朱高炽登基之后,因为身体不好,李时勉便又上书弹劾朱高炽,说:“臣闻居丧中不宜近嫔妃,太子不宜原左右……。”

这份奏疏,表面上是劝朱高炽别近女色,可实际上却是骂朱高炽近女色。

于是朱高炽勃然大怒,在金殿上训斥李时勉,结果这李时勉当场逐句反驳。

和进士出身的书生们抬杠相比,显然朱高炽不是对手,气得朱高炽险些晕倒。

不久之后,朱高炽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