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猪油汤圆

小镇人家 朽月十五 3096 字 2022-10-19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至少在这两年内,一个个从原先的孤家寡人到成婚,都走在了阿夏和盛浔的前面。

三青是里面最早成亲的,毕竟他年岁也大了,将近二十的年纪,家里头着急。他被催着去见见别的小娘子,后来看得多了还跟大家抱怨这日子属实是过不下去。

不过他这缘分说来也奇妙,最后是在海船上,见到了一个水手的女儿,那小娘子长得不算过于漂亮,可性子好,还能做一手船菜。有时见他孤单一人,给她爹做饭时也会想着给三青带一份。

久而久之,两个人互相看对眼,年纪差得又不大,没个小半年就成婚了,更不用说今年还快要当爹了。

把盛浔酸的连祝福的话都说不出口。

山南和山桃定亲是前后脚的事,这对姐弟,一个要娶学厨师父家的女儿,一个要嫁山南学厨那地方的学徒,反正不管如何说,都凑成了亲戚,彼此又满意。

所以连成婚的日子都选在今年同一日,一出嫁一迎娶,倒是难得一见,两人那日的成婚礼从白日到晚间,看热闹的人多得连踮脚都站不稳。

还有晓椿,她倒是如愿嫁给了一个走南闯北做生意的商贩,还是阿夏托了盛母给她介绍的,这商贩如今在镇上开了间铺子,不在四处奔波,倒是让赵家众人都满意。

她出嫁的那日,阿夏早早就来了,一路从赵家送她到李家,因为除了小阿七年岁不到之外,晓椿是大伙里最后第二个成亲的。

所以阿夏一路上哭了不少次,以前玩得那般好的人,现如今都要有自己的小家,日后还会有孩子,要围着家打转。就算时常相聚,可好似再也回不到他们的年少。

难受了好些日子,她也不得不强打起精神,毕竟进了秋,就到她和盛浔的成婚礼了。那日子越近,阿夏就显得越颓靡,总是做梦。

要是说她不高兴,那肯定不是,可隐隐约约的,她对之后的生活总有些捉摸不透的惶恐。

到了出嫁这日也还是有点心无着落的感觉,天还没亮就被叫醒,她呆呆地坐在床上,不想动弹。

南溪敲了门进来,神色温柔,扶着自己的腰走到床边上,阿夏见到她来赶紧腾个地方。毕竟她嫂子如今是有孕在身,虽说过了最危险的前三个月,不过还是小心为上。

“不用,我站着就好,嫂子今日是来给你梳头的,”南溪从案台上摸了把梳子,边握住一根头发缓缓往下梳边道:“本来应当是娘来的,可你也晓得,娘她要招待那么多人,实在是腾不出手来。只能由我暂代了,幸好我也能梳不少的发式,保管今日把你打扮好。”

阿夏直起身子笑道:“能得嫂子梳头是我的福气,不过嫂子你还是保重自己身子为好。山桃和晓椿她们今日也会过来帮我上妆。”

“那正好,我于上妆还不是很精通,她们两个要是能来再好不过。”

南溪说话总是不急不缓的,她梳头时也很轻柔,生怕到时候哪里打了个结,梳得太过用力会痛。

阿夏稍微侧过身子,碰了碰南溪的小腹,很不舍地道:“嫂子你等我出门了后,可要好好照顾自己,尤其是我哥,叫他晚间多多带你出门走走。”

之前都是阿夏陪得多,她有时间,自然抢着去,如今她要出嫁,总也不能再日日回来。

南溪把那缕头发给她绾上去,轻笑了声,“好,我知道。我们两个要是无事,晚间就会逛到盛家门前去瞧你。”

“好啊,”阿夏说完后,听着外头的声又道:“指定是山桃和晓椿来了,我都听见两人说话的声音了。”

果不其然,下一刻就看见两个人手挽手走进来,嫁人了总是不一样的,至少都沉稳且富态了一些,不过脾性还是没变的。

“嫂子,要不你坐下歇会儿,我给阿夏弄酒好了,”晓椿进来后,从边上拿了个凳子让南溪坐着,怕她这肚子受不了。

“没事,我这发髻就快好了,你们两个快给阿夏上个妆吧,”南溪摆摆手,让阿夏坐到那位置上,好让两人上妆。

山桃拿过胭脂水粉,摸了把阿夏的脸,而后蹲下来道:“总算是轮到我们阿夏成家了。”

明明没说什么煽情的话,语气也很平静,可总让觉得有些难受。

阿夏把手搭在她的手上,另一只则放到晓椿的肩膀上,状似玩笑地说:“我这也算是步了你俩的后尘,日后可就没有这般畅快了。”

“你可别说这样的话,”晓椿弯下腰给她扑粉,嘴上道:“不然我可说给浔哥听了,他这是日盼夜盼,才把你给盼回家呢。”

“我听山南说,昨夜浔哥高兴,几人在酒馆喝了半夜的酒。”

阿夏微皱眉头,怪不得昨夜一身酒气过来,她的关注点也很奇怪,“那今日总不会起不来,误了吉时吧。”

“误了什么啊,也不会误了这成亲的日子。”

三人都笑话她,阿夏也不反驳。

这上妆到后头迎亲的期间,外祖母和太婆两人是一起过来的,老人家不好在这大好的日子哭,强打着高兴,要阿夏日后好好跟盛浔过日子。

若是觉得委屈,也不要忍气吞声,回到自己家来,自有家里人帮忙做主,弄得阿夏眼泪汪汪。

还有霜花和生冬、小温一群人是一块来的,人来得太多,一时房间都站不下,只能每个人都寒暄几句。不过大家该给的礼,该说的话其实也早就说了,就是想在她出嫁前再多嘱咐几句罢了。

到了晌午时候,屋子里渐渐空下来,阿夏让大家都下去吃点东西,给她带点就行,毕竟现在她是不能出去露面的。

屋外有了动静,阿夏还以为是山桃或者晓椿拿东西上来了,忙回头去看,结果是她娘捧着碗热汤慢慢走过来。

不同于之前方觉娶妇时的高兴,方母的脸上都没什么笑,甚至眼尾是红的,说话也有点沙哑,“喏,这是你爹特意给你做的汤圆,说是吃了这碗汤圆啊,以后你和阿浔的日子必定圆满。”

她把汤圆的热气慢慢搅散,边搅边道:“你爹他做这汤圆还哭呢,背着人就当我不晓得了。我就跟他说,左右离得这么近,阿夏又不是不回来了。”

方母停了手,她悠悠地说:“我们家可没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一套,阿夏你就算嫁出去了,还是我们方家的女儿,你的屋子永远都是你的。”

“阿娘,”阿夏眼眶含泪地看着她。

“得了,这好日子可不兴哭啊,”方母腾出手给她擦眼泪,而后把那碗汤圆放到阿夏手上,“把它吃完,毕竟是你爹的一番心意,要是吃着好,这么近随时都能尝到。”

阿夏收了泪点点头,她垂头看这碗汤圆。汤圆其实在镇上人家中,只有每次过年的时候煮得多,意味着团圆,盼望着以后日子的甜蜜。

所以汤圆里面裹的芝麻馅大多都特别甜,还是吃完两三个就腻得完全没有胃口再吃的那种甜。

不过方父今日做的是猪油汤圆,又是有些不一样的。这汤圆用的糯米粉都跟旁的不一样,得要水磨粉,就是粉里掺着水,用时还得拿纱布袋子给它沥干才成。

馅才是猪油馅,一定要买猪板油才好,只要白花花的肉,上面连着的那些筋膜都得剥除。切成小块,不是用来熬的,而是生用。

往里面搁捣碎的芝麻、白糖,不能搅,拿手去揉,去捏,把料全都给揉成一团,要用的时候就取一小块,搓圆塞进糯米外皮内。

一个个小巧又白净的汤圆被搓出来,怕皮干得太快,还要在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