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杨梅烧

小镇人家 朽月十五 3155 字 2022-09-25

陇水镇是有慈幼院的,虽说此地富饶,民风淳朴,可早架不住一些人生而不养,或是家里贫困且又难以负担那么多子女,养不起就往富人家或是衙门口扔。

所以几十年前官府募得银钱筹办了这所康宁慈幼院,选了不少风评好的奶娘来。又怕那些人将孩子随意丢弃于某个角落,就在建好的院子外头专门凿出个方形的洞,放置推拉抽屉,只要婴孩放到这里来,就能被看守的人带到屋里,此叫置婴点。

正是因为如此,其他地方知晓后,便将养不下去的孩子送到这里,导致早些年慈幼院人满为患,招的奶娘都不够用,只能加派人手。

也就是现下没有多余的苛捐杂役,田赋收的又少,哪怕是山里头,只要有手有脚,这日子能过下去。不至于把好好的孩子往别处扔,慈幼院的人才少了些。

当阿夏一行人走到慈幼院门口时,门敞开着,屋门口坐了两个老太太在说笑。

小一点的孩子在桥边上蹦来跳去,互相追逐打闹,稍微有点身量的,则坐在石栏边支的摊子前,也就是摆了两张小木桌,上头放着几个小木盆,还有些罐子装的小料。

不待她说话,之前一直抱住石狮子的女童跑过来,仰着头问她,“姐姐,你们是来买东西的吗?”

阿夏瞧她瘦弱,眼睛却很有神,顺势蹲下身来,“你们卖什么呀?”

女童掰着手指回她,“卖青草糊和白玉兰,青草糊是大花婆婆和小水婆婆教我们做的,白玉兰是大家去山里摘的,可香啦。”

阿夏有意逗逗她,“那卖多少呢?要是买的多会不会便宜一点。”

“都卖两文钱,”这个价钱女童是知道的,不过说到后头,眼神就有些飘忽,往对面看去,才小声地道:“买的多会送一点点吧。”

“那你们卖的钱会拿来做什么呀?”

山桃瞧她伶俐可爱,也忍不住问她一嘴。

“留着呀,婆婆会给我们买好吃的,”女童贴近她们,捂着嘴巴悄悄地说,“还会给我们每个人一文钱,攒着就能等货郎阿叔过来换东西了。”

“这般好啊,”阿夏摸摸她的头发。

其实大家又何尝不清楚,慈幼院已经这样许多年了,没有父母庇佑的孩子要过得更难些,虽则吃饱穿暖不成问题,可更多的也满足不了。

所以这些从小看顾他们长大的奶娘,现如今又熬成婆婆,自然不忍心如此,就教他们从学会做简单的吃食开始,每晚在这桥头支摊。

一则为谋生,二则为以后出了慈幼院有个糊口的本事,三则是教他们自立自强。

以至于这些年岁从五到十六的孩童,靠着自己的本事,年年春卖梅花、兰花、荠菜卷、春笋、杨柳条;夏卖青梅、榴花、栀子、艾草、青草糊;秋卖凤仙花、山核桃、桂花、板栗、糖芋头;冬卖酱萝卜、白菜、汤圆、花糕等。

才有了长大成人后糊口的本钱,靠着这笔钱能把日子过下去,又将赚来的钱捐给慈幼院,日往月来,周而复始,薪火相传。

就在她们问话的间隙,其余在玩的孩子都围过来,也不说话,只是睁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静静地瞧着。

盛浔本就喜欢小孩,自然受不住他们这样的眼神,当即掏出钱袋子来,他说:“大家都喝点,我买个七杯先,不够到时候再买。”

“那篮子玉兰花也买了吧,瞧着正是刚从山里摘下来的,”阿夏倒不是同情他们,只是觉得孩子都太小了些,没人买眼睁睁瞧着花枯去,总有些让人难过。

“我先说好了,我跟你们可不是一道的,”小阿七连忙开口,“我买一盆,家里好几个哥呢,胃口大,指定能吃完。”

他纯粹就是看见孩子堆里有几个年纪跟他家小九相仿,一时真是五味杂陈。

“还得夸你一句贴心是不是,”三青属实是同情他那几个哥。

守在摊子前那几个大孩子,就急忙道让他们不用买这么多,先吃点尝尝再说,生怕到时候吃着不好。

可小孩就没想那么多,他们见了有人买,欢喜地蹦着,喜悦从这头传到那头。

“阿河,再加上这枚,我就有四枚铜子了,到时候再攒一枚,可以去买个小泥人。”

“我不要泥人,我要买头花。”

“留着买好吃的。”

那些话语稚嫩又朴素,谁也不想打断他们的欢笑。所以大孩子互相望了一眼,领头的就“姐姐,我先给你们做七杯好不好?”

“当然可以。”

她们的青草糊是装在木盆子里的,上头盖张细纱布,浆洗得特别干净,偶尔能看见点点破纱的小洞。那青草糊就从里面透出棕黑的色泽,闻着有些发苦。

很久之前做这个时,步骤之多,麻烦非常,少有人家自己做,不过后来化繁为简后,青草糊就在夏日时遍地生花,从镇上传至各个村落。

法子也不难,山里有一大片的仙草,不过大家更爱叫它青草。趁着时节采摘下来,叫日头晒干。先泡捞出泥沙,再捣烂放一大锅水熬煮。

熬到锅里的水泛黄褐色,不停拿爪篱把残渣给捞起,之后按水量调个山粉浆边搅边倒。山粉也不是旁的,就是红薯粉,大家有时候就爱这般称呼。

要想看青草糊能不能成型,老手艺人常用的法子就是,取一枝干草绕成小圈,往草汁里头探,若是拿出小圈里有一层薄膜,则表明熬得刚好,能出锅晾凉。

凝结成块的青草糊是一整盆的,孩子们卖的时候要拿把小铲子,铲两勺倒进碗中,用小铜勺捣碎,淋一层糖浆,倒点薄荷水再加点冰水。

小孩子递过来时粗瓷碗外都是凉的,且他们真的很实诚,放得料也多。阿夏尝了一口,有股很浓郁的草木香,微苦中带着甜,清凉解渴,喝完之前走过来那点汗都缩了回去,嘴里凉丝丝的。

他们很捧场地又喝了一碗,实在是喝不下去才停手的,旁边的被小阿七以一百文连盆给包圆了,阿夏也没有食言,那一篮子的花全都买了。

当然大家没有忘记今晚过来这里是做什么的,盛浔掏出一把糖,招呼旁边的那些小孩过来。

他说话时很温和,“糖要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