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筹建

袁姐不想和他闹矛盾,毕竟自己是过来帮忙,属于拓荒来了,把什么都理顺之后还得回集团,在这里连一年都待不上,犯不上得罪人,什么事都叫老谭出面。

老谭不管那些,不惯毛病,一次因为用水的事和张主任俩人懆懆起来,进而发生了肢体冲突。

事后老谭没通过袁姐直接找了高厂长,高厂长从中调解一下就算过去了。打那以后张主任对老谭客气起来——主要是那天两个保安加上他也没打过老谭。

事后袁姐知道了,对老谭说在外面干就得这样,只要不打出事随便干,她兜底。话虽这么说,但能不干架最好,万一失手把人打坏了谁也兜不了底,坐牢的还是自己。

除了和几个领导处的不错之外,跟招租过来的商户处的也很好。在水电上给给照顾,尤其是商户在装修门面的时候,用水用电一句话的事,他都叫工程队的给与帮忙和照顾。

这些商户中和卖种子化肥的老板巴特关系铁,俩人总在一起喝酒。

巴特蒙族人,实惠豪爽,典型的蒙古汉子。老谭身材微胖魁梧,大光头,脸上有蒙族人特有的血丝,为人大方,办事利落。巴特最初认定他是蒙族人,加上性格秉性相像,都爱喝酒,很快就成了朋友。

巴特媳妇也是蒙族人,在街里经营着以前的种子化肥店。隔三差五的会到这里来看看,有时会在门市里做手把肉。每当巴特媳妇做手把肉的时候巴特都会把老谭喊过去,俩人热闹的喝上一顿。

酒店开始装修之后老谭开始招兵买马。客房服务员、房嫂、收银员,布草员、酒店服务员、领班、经理、传菜生、后厨人员等等。

他以为在这地方招工好招,把招聘广告挂出去之后才发现不是那回事,这里根本没人来看,上哪招人去?

巴特看着他挂出去的大广告说:“兄弟,你这样招不着人,谁上这来呀。”

老谭为难的问:“那咋整?”

“把广告摘下来给我,我拿到我街里的店门口挂上,那人多,都看着了,你挂这根本没人来。”

于是老谭把广告布摘下交给巴特,巴特拿到街里的店门口挂上,这才陆续有人过来应聘。

考虑到这里开业以后客人不会太多,主要是内部招待,没招太多人。宾馆这边招两个房嫂,一个服务员,连带着收银,外加一个布草员。酒店这边准备招两个家常菜厨师和一个蒙餐师傅,一个凉菜,一个面点,加上砧板、打荷、洗碗、摘菜的一共十五个人。前台一个经理,一个吧台,一个领班,五个服务员,两个传菜生加一个保洁和一个洗小件的。

袁姐说开业的时候集团领导、镇里领导、旗里和市里的领导都会过来,开业头一个月得整好,不能叫领导挑出毛病来。

老谭知道袁姐说的整好啥意思,必须吃好喝好,还得住好。至于玩好则不算在内,没有领导会在这需要玩好,他们的玩好都是悄悄进行的。

住的地方不用说,就是这样一个环境,客房条件已经定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领导不会挑什么,剩下的就是吃好喝好。

袁姐说集团的大领导喜欢吃海鲜,尤其对赤身情有独钟。这点倒是需要好好研究一下。整个甘旗卡没有卖海鲜的,有的只是水库和鱼塘里养的鲫鱼、鲤鱼、草鱼,还有一些野地里的泥鳅。海里的鱼都是冰鲜的,以带鱼居多,其次是小黄花鱼、大王鱼和镜鱼。

海鲜也就是农贸市场两家卖冻货的有,全是冰鲜的。有海虾、切蟹、鱿鱼、墨斗、冰虾、扇贝肉、蚬子肉之类的,鲜活的根本没有。

街里的饭店没哪家卖鲜活海鲜,就连规模最大的浩翔酒店也没有,前面的鱼缸里养的都是鲫鱼、鲤鱼和草鱼,还有河蟹。菜谱上的海鲜类菜品全是用冰鲜海货做的,有“香辣虾”“铁板鱿鱼”“铁板三鲜”“软炸虾仁”等等,活的海鲜根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