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真情在,大爱无疆

为不影响饭口时间正常营业,饺子以打包形式发放,老人尽量不在店内就餐,希望理解。

“行,等向东从呼市回来的,他负责这事。”艳华说。

老谭点点头。

“算没,这样一星期咱们得送出不少饺子。”张丽有点心疼的说。

“也没多少,七十二岁以上的老人不多,有的可能不来。”老谭说。

“不多,哼,你看着吧,就是没到七十二的也得来。”张丽说。

“不能,社区人负责发卡,不到七十二的不能发。再说来了得带身份证,看身份证不就完了。”老谭说。

“人家就说身份证忘带了,你还叫人家回去取呀?”张丽问。

这倒给老谭问住了。

艳华也有点愣怔。

张丽接着说:“社区发卡,要是一人发两张呢?先来领回去一份,过半个小时拿着卡再来领,给是不给?”

“咱们不是登记吗,有记录。”老谭说。

“记录?哼!”张丽冷哼一声,说:“不是说老年人不讲理,但确实有素质低的。咱们是献爱心做好事,一片好意。他们才不这想,觉着咱们有钱显摆,多一份少一份不算啥,知道不。”

“不能吧?”艳华说:“咱们可是白给免费的。”

“越是免费越这样,收钱该好办了。”张丽说。

老谭沉默一会儿,然后笑着看张丽,问:“你有啥好办法?”

“我也没啥好办法。”张丽说:“这确实是件好事,先不说献爱心,也别说高尚,咱们还没到那一步。现在一般的老人都是在家带孩子,老人来饭店领饺子,十有带着孙子来,拿回去给孙子吃。孙子吃好了,等家里人聚会的时候孙子说吃饺子,也是变相给咱家拉客人做广告。

另外老头老太太闲着没事不是去小公园遛弯就是在小区里组建闲话中心,除了说家长里短就是白话国家大事,再不就是花边新闻。咱们给免费吃饺子,通过他们的嘴比挨家挨户贴广告都管用,估计不出一个月半拉儿省城都知道咱家,那才叫真正的家喻户晓。”

艳华和老谭一愣,这是他俩没想到的,细想想还真是这回事,于是期待着张丽往下说。

“要我的意思咱们也别发饺子卡,就是按身份证说话,这样既简单又方便。主要是先和社区联系一下,看看一共有多少七十二岁以上的老人,好心里有个数。咱们给免费吃饺子,也是给社区做好人好事,他们能主动给咱们数据。

有数据就好办了,等于掌握基本情况。我估计一个小区一千户,有一百个不错了,常驻的也就五、六十。”张丽分析道。

“不能这少吧?”艳华说。

“差不多。有些老人在农村,有的住养老院,还有的常年下不了楼,还有不爱来的呢。”张丽说。

“也是”老谭和艳华点头。

“咱们规定每周一上午十点半到十一点,下午两点到四点来领饺子,这样不耽误饭口。来的首先到吧台拿身份证登记,然后下单煮饺子。估计有领完饺子再点个菜在这吃的,那就在这吃,还卖个菜钱。”张丽说完笑了。

“好,就按你说的办。咱们主要是要口碑,扩大影响力,做好了也是功德,回馈社会。”老谭说。

“对咱们店来说能够把社区客户锁定,进而培养成忠诚客户。”张丽说。

“不愧是运营经理,啥事都往营销上想。”艳华道。

张丽说:“干啥吆喝啥,对不老谭。”

“对,你叫我刮目相看。”

“切!告诉你,艳华也在这呢,到呼市老实点儿,别管不住自己把初恋整屋去,再喝二两烧酒犯错误,啥啥的都上,听着没?”

张丽警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