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一说喝酒就来精神。”雅茹笑,然后说:“艳丽奔着你来四个月了,也没说请人家吃顿饭,还老同学呢,好意思呀。”

老谭看了一眼王艳丽,倒真有些不好意思。

雅茹说的是事实,自打王艳丽来到呼市,他还真没好好和人家坐一块儿唠过,也没说请人家吃顿饭,有失礼节。好像自己多大能耐似的,当官了瞧不起家乡人一样。

“实在不好意思。”老谭有些脸红,真诚而又尴尬的说:“这样,出去喝点儿。”

雅茹笑了,说:“艳丽说请你吃饭,我俩连工作餐都没吃。”

老谭准备和两位女士出去吃饭,喊张宇一起,张宇说不了,得回家照顾燕子,并幸福的告诉老谭燕子已经怀孕两个多月了。

听到这消息老谭挺高兴,就没拉张宇一起。想到燕子是大龄孕妇,叫张宇一定要细心照顾,勤上医院检查。

从饭店出来,雅茹说:“他俩挺厉害,有孩子了。”

“四十多岁,正常。”老谭说。

“你没打算要个二胎?”雅茹问。

“一个养着还费劲儿呢。”老谭自嘲的说。

“你家孩子十几?”王艳丽问。

“十岁。”老谭说。

“你孩子够小的,我儿子二十,大学没考上,闲呆着呢。”王艳丽说。

“没再复习?”老谭问。

“没,矿山照顾,给在电厂安排个工作,你也知道,电厂效益不好,开不出工资,大部分都下岗了。他那班也不正经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说不听”说到这王艳丽叹了口气,接着道:“他爸死了之后一直跟着他爷爷奶奶了,管不了。”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像王艳丽,一个寡妇,带着个孩子,虽然矿山照顾帮着开个小卖部,但矿山要黄了,职工手里没钱,小卖部生意也不好。大部分都是赊欠,见不着现钱,还得往里搭成本,一来二去的也就开不下去,只好出来打工。

老谭请俩人吃的涮羊肉。

喝酒的时候老谭问王艳丽矿山下岗在家待着的人多不,王艳丽说不少,有门路的做买卖维持生计,没门路的出去打工,也有舍不得家的,在家门口找营生干。

她说:“咱家那现在农村得过,老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工业户牛逼,月月开钱,瞧不起农业户。现在倒过来了,工业户啥也不是,农业户家家都行,尤其是烤烟户,发的乌央乌央的。一到栽烟和打烟叶的时候工业户都到烤烟人家打工,男的一天一百二,女的一百,中午管顿饭。”

“你不是有地吗?”老谭问。

“有啥呀?结婚的时候赶上农转非,觉着吃国库粮牛逼,就转了。现在后悔都来不及,要是有几亩地咋说也不用买着吃,就是不种包出去也是钱呀。”王艳丽后悔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