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善良与真情

周晓梅看着病床上打点滴的老人,又看看围在床边的两个孩子,泪水在眼圈里打转。

“晓梅阿姨,奶奶啥时候能好?”小影问,天真的脸上是孩子的焦急与担心,眼里晶莹的泪叫人心疼。

“奶奶没事,打几天吊瓶就好了。”晓梅撒谎的安慰孩子。

我们的小军没有哭,脸色平静的看着奶奶。可是他毕竟是个孩子呀,虽然平静,但掩饰不住内心的焦急和恐慌,甚至有些害怕他怕奶奶睡着了就再也醒不来,那是大人常说的“死了”。

在他这个年龄还不能确切理解人死的含义,只是知道奶奶一旦死了,就会被埋进叫坟的土里,再也见不到了。

他恐惧着,但又不表露出来,紧张的攥着拳头,内心呼喊着奶奶别死,和往日一样活着,在他放学到家的时候能亲切的喊一声奶奶,然后便看到奶奶从屋里走出来,接下他的书包,用慈爱的目光看一眼,然后说:“我孙放学了”

他心里急切的盼望爸爸快点从集宁回来。

这个时候他想爸爸,眼前的一切不是他能处理的,虽然晓梅阿姨在,但还是盼爸爸早点回来,立时出现在病房中,他就不害怕了。

孩子把目光从紧闭双眼的奶奶身上离开,挪动脚步到妹妹身边,把妹妹的小手抓在手心里。

妹妹仰着小脸,眼泪在流。

她觉着高出自己一头的哥哥是最大的依靠,小身子使劲儿的贴在哥哥身上,小手攥紧了哥哥的手

而病床上的老人,也许真的睡着了,睡得很安心,满是皱纹的脸舒展开来,慈祥、安详、满足

此时的周晓梅目睹和经历着人世间的悲惨与不幸,心酸的疼着。她可怜躺在床上的老人,也心疼着两个懂事的孩子。

可是,她又能做些什么呢?

从道义上讲,她能给老人交医药费,给她治病,还能给两个孩子钱,叫他们上学、上幼儿园。虽然这些是祖孙三人所需要的,可是帮一饥帮不了百饱,眼前的难关过去了,以后呢?

就算有奇迹发生,老人病好了,可是老人终归要老的。

说实话,对这祖孙三人除了同情也做不到什么了。

这不是无情,而是现实。

善良的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有无限的能力,去帮助那些能够帮助的人。可是当发现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心里会愧疚,有苍白的无力感。

像红顶商人胡雪岩说的那样,做人莫要奸,当官莫要贪,为人多行善,行善先有钱。

是呀,多现实,当自己没有能力的时候,只能用一颗善良的心给与同情。

其实,这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