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回省城

雅茹和往常一样,提前把老谭的行李箱收拾好,又检查一下看没啥落下的,临出门时嘱咐老谭有时间去北京老中医那去看看,胃病靠养,吃中药好。

忠清去机场接的老谭,在车上把北京的情况向老谭做了汇报。

由于阿巧效应,北京现在饺子馆盛行,以前不做饺子的都开始做了。

拿柳林店那条街来说,之前就阿巧一家饺子馆,现在有了五家,其中三家是家常菜馆改的,两家新装修的。

五家店都有从阿巧过去的厨师和饺子工、凉菜师傅,还有领班跟服务员。这些都没啥,气人的是装修都模仿阿巧的,只是名不同罢了。

“没事,不用管,叫他们干去。”老谭胸有成竹的说“无外乎是年初一翻版,抢不了啥生意。顶多仨月,仨月后就是变相给咱们打广告。”

“是。”忠清道“就是瞅着气人。”

“没啥气人的,你能做人家就能做。饺子市场这大,谁也业垄断不了,咱家没那大胃口,把饺子酒这块做住了就行,这块蛋糕就够吃了。”

“老大,我查了一下,全国专业做饺子的有十四万家,其中传统饺子占百分之七十,新型快餐模式的占百分之三十。

咱家属于传统型小饺子馆,但也介乎于快餐型之间。体量上咱家不行,但质量和口味上咱家能进前五。

要讲饺子酒文化咱家是第一人,尤其养生酒,独树一帜,这是咱家的优势。”

“嗯,你接着说。”老谭道。

“一开始你不放加盟我不理解,瞅着钱不赚不傻吗。后来是周总跟我说才整明白,咱家的特色是饺子酒,即是小饺子馆也是小酒馆,在精不在多,贪多嚼不烂。

另外酒也起决定因素,加盟是赚钱,酒供不上咋整?阿巧要是把酒断了就不叫阿巧了,等于自己砸自己牌子。”

“说得对,是这回事。”老谭笑道。

“咱家什么都好复制,就是酒不好复制。所以说我赞成你的打法,做饺子中有酒文化的小饺子馆,不跟传统型和快餐型的竞争,避开锋芒,独辟蹊径,完善自身,才能走得长远。”忠清说。

“对了,咱们要是盲目的放加盟,店多了钱收了,最后供给不上,顶多两年就得死掉。

年初一就是个例子,我听说张向东已经兑出去三家店了。”

“是,三家,第四家也往外兑呢。”忠清回道。

老谭说“咱家要是没老酒和养生酒,就是个普通的小饺子馆,没多大竞争力,夹在传统和快餐型之间生存很难。

所以说咱们不能跟人家比体量,也不去竞争,他做他的咱做咱的,各自发展各自安好。

同是做饺子,尽量井水不犯河水,不抢生意,这样谁都能长久,也都能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