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皇庄的土地肥沃, 皇庄的庄仆侍弄起马铃薯田也更加上心,加上皇庄也不缺农家肥, 故而产量远超傅谨语的小李庄。

亩产竟高达一千八百斤。

在裴雁秋将收获的马铃薯,连同种植方法、食用方法的条陈献上去三个月后, 景福帝终于在早朝上通报了这一好消息。

满朝震惊。

要知道大齐一亩良田的产量, 一季稻或麦, 再加上第二季的豆子, 风调雨顺肥料充足的情况下,也堪堪只有三石, 合四百五十斤。

三亩地的产量才及得上一亩马铃薯的产量。

这得多养活多少人口?

这样一样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好物什,对于一把年纪却政绩平平,急于建功立业好青史留名的景福帝来说, 无疑是雪中送炭。

于是他大手一挥,封了裴雁秋一个正六品朝议郎的散官官职。

散官, 不必上朝, 亦无须去衙门坐班, 只是领空饷的虚衔。

对于勋贵或是世宦之家来说, 或许算不得什么, 毕竟没有实权, 但对于商贾之家裴家来说, 却从此改换门楣,从商户一跃成为官宦之家。

圣旨送达的当天夜里,裴雁秋就烧包的放了数十万响的鞭炮跟长达一个时辰的烟花。

保守估计烧包掉了一万多两银子。

并且成功成为迈入官场第二日就遭御史弹劾的第一人。

被傅谨语派去送贺礼的白露跟霜降回来时喜笑颜开。

霜降笑嘻嘻道:“表少爷着实大方, 给奴婢们的大红封,里头竟然装的是一百两的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