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陛下之明

军阀化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崇祯的责任,有大臣的责任,也有大明朝祖制的责任,此刻不是细究的时候。

“然而,这是大明的实力,不是朝廷的实力。大明朝如今有万万之数的百姓,身体素质达到东虏八旗兵层次,起码也有百万。全国小周天境,起码也有十万,即使是大周天,也有万余之数。”

“十万小周天,即使不使用任何兵法,就结硬寨打呆仗,也能消灭国内外的一切反贼。然而,这些都是大明的实力而不是朝廷的实力!”

“如今的朝廷生病了、腐朽了,无法有效的将大明的力量组织起来。所以,你要做的,就是趁机建立一个新的朝廷,里里外外全新、高效、廉洁、组织能力极其强大的新朝廷。”

“以大明的体量、实力,即使只能发挥出十分之一的力量,也足以保证北地安康。只要能发挥出三分之一的力量,便足以保证天下太平!所以在我看来,眼下的李闯,就是一个机会,一个天大的机会!”

说到这里,熊岩感觉口有些干,在看了看手里的茶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喝光了。孔子则是激动的站了起来,给熊岩端茶倒水。

这个师兄没白认!

本以为很是困难,可是听熊岩这么一说,好像一切都大有可为的样子!

“若是利用好了,便可以趁着李闯围攻北京的时候,进行改革!这个时候,无论你怎么改,哪怕你直接提拔秀才当五品官,提拔举人当三品官,甚至直接改革管制,那些大儒、文官们都不会太过反对。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一切不过是你的垂死挣扎,犯不着和一个临死前疯癫的人争论。”

谁会和一个活不了多久的死人计较呢?

他们大可以等到京城被攻破,李闯改朝换代之后,摇身一变,成为新朝新贵,然后在史书上轻轻一笔,就能把孔子此刻在京城所做的一切改革,全部抹去。

所以,虽然很多文官都因为孔子给满朝文武上夹棍的缘故,发自内心的反对孔子,也反对孔子的改革。但他们还是啥也没说,啥也没做,甚至连偷偷的下绊子都没有。

“所以,我的想法是,尽可能的延长这一战。让李闯包围京城,一直围到他受不了想撤退的时候,你再发动决战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