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公主豪横 长缨止戈 1550 字 3个月前

萧琞之前有句话说的不错,与谢玄稷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谢玄稷进京没多久,太子就和他达成了协议,完成了一系列事情。之后为了对付逐渐崛起在朝中如日中天的长宁侯,谢令存和谢玄稷商量过后,便决定设计引他上钩。包括在皇帝遇刺一事中,他们也没少动手脚,最后,的确是成功让长宁侯上了钩。

而后皇帝病重,长宁侯费尽心思同太子交锋,包括太子的身份一事,也是他们刻意透露出来的。否则,长宁侯无缘无故,又怎么会怀疑太子出身?就连皇帝这么多年怀疑过沈家可能心怀怨恨,可能有所图谋,也独独没有怀疑过谢令存不是他亲子这件事。

事情如他们所料一般发展,长宁侯接手了皇帝所有的亲信,两方看起来势均力敌。而后,为了给长宁侯一个机会,也为了给他们一个机会,长狄那边就传来了消息,平阳侯顺势出京,此时谢令存身边就没了军队。

大启国内皇帝病重,长狄那边那边也没好到哪去。长狄是游牧民族,这一代长狄王底下王子众多,且个个骁勇善战。现如今长狄王年迈,底下的王子蠢蠢欲动,都有意于王位。谢令存就是趁此机会,同长狄的一位性子平和且对大启心怀善意、极喜爱大启文化的王子达成了合作,假意与长狄发生了冲突,派平阳侯出征远离京城。届时太子身边就没军队倚仗,长宁侯定然不会放不会放弃这么个绝佳的机会。

但实质上,平阳侯的确是去了北疆,但是去与长狄王子达成合作的,所谓的捷报屡屡传来也不过他们做的戏而已。早在萧琞的人不注意的时候,平阳侯就带着大半军队快马加鞭回到京城,留在北疆的,只是三三两两掩人耳目的两支小队伍罢了。

事情可谓是完全按照他的预期发展的,只是谢令存终究是无法完全放心谢玄稷,把身家希望都寄托在魏北王身上。虽说他们达成了合作,里应外合算计长宁侯,但又有谁知道谢玄稷会不会又和长宁侯达成合作为的就是反将他一军呢?更何况,就算谢玄稷真的没有这个意思,但事后大事已成,口口声声说无甚野心只要谢令存保证即位后百年之内不动魏北王的谢玄稷又是否真的能如他所说那般老老实实?

是以,早在一开始,谢令存就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皇后和太子这么多年苦心孤诣谋划良久,身为皇后父亲、当年名满大启的沈老将军又怎会真的游山玩水不问世事?

沈将军当年被迫上交兵权,之后就借着这么多年从未逛过大启大好河山为由天南地北的跑,这么多年来鲜少回京城。他看着在每个游玩的地方待得很短,不会与当地的官员驻军产生什么纠葛,让皇帝放下了心。但实际上,沈家武将世家的名声不是白来的。

除却沈老将军这么一个常胜将军之外,受过沈家恩惠、现在身居高位的武将并不少。并且这些武将多分布于天南地北且与沈家的关系鲜少有人知道,再加上沈老将军有意无意的误导暗示,这么些年来,虽说表面上沈老将军无甚兵权。但是加上只要他一声令下,肯为他卖命的军队绝对不少。

这些军队人数加起来,也并不比魏北王那支军队差到哪里去,这也是太子最后的凭仗。

也是因此,在最后大战关头,太子便事先联系了外祖,让他做好准备。且这件事做得并不隐蔽,完全没有瞒着谢玄稷的意思。如此一来,也算是一种警示,警告他们不要乱来。

现如今大势已定,太子除了清理长宁侯余党和一些顽固不化不愿承认他的人之外,剩下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谢玄稷身上。整个人忙的晕头转向,肉眼可见的瘦了许多。就连登基要准备的一应流程,都交给了皇后和谢令存负责。

一日,在皇后的督促之下,谢令存终于算是抽出了点时间来到皇后的景仁宫安心用了顿膳。期间皇后问他到底在为什么事忧心,谢令存也没瞒着,将自己的担忧一五一十说了出来。谁知皇后闻言顿了顿,似乎有些愧疚又有些心虚的看着他,她叹了口气,道:

“如果是这个的话,那就完全没有担忧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