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改制科举!【求全订】

跪在最前面的宋濂本来还想为南孔求个情,但是听朱元璋这么一说,赶紧把嘴牢牢的闭了起来。

旨意已下,毛骧顿时又威风了起来。

一声呼喝,大批的锦衣卫进来,就把所有和侯方、张洪、刘福林、黄炎九四人相关联的官员,一个个都拖了出去,这次,犯官们无比的配合,没有一个大吵大闹的。

随后,毛骧便匆匆退下,去江浙拿人去了。

这一次江浙官员,外加东山学院的士子,可是一桩大活啊!

李善长、刘伯温、宋濂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各自在心中一声苦涩的叹息。

自今日之后,孔门儒学,便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也不知道是祸是福……

至于浙江的士林、官场……

想到这里,三人心中更是苦涩。

自从以后,浙江从官到民,就彻底的掌握在皇帝陛下和英王殿下的手中了,他们三人也再没脸称什么浙江士人之首了……

杭州,西湖之畔,栖霞岭,桃花盛开,一片香雪海!

今天,是所有浙江士人的大日子。

在南孔的支持下,江浙督学侯方、杭州知府张洪、浙江布政使刘福林召集所有江浙一片的名宿大儒,成立了东山学院!

将由刘福林任学院山长,侯方、张洪任副山长。

顿时整个江浙区域的士子们都沸腾了,一个个闻风而来,争先恐后的要来入学拜师!

自从朝廷科举改制之后,他们这些只会四书五经做八股文的学子们,就彻底傻了眼。

自己学的不考,朝廷考的不会,这科举还考个屁啊!

故而一个个只能呆在家中,骂朝廷胡闹,骂主张科举改制的朱瀚蛊惑圣听,除此之外,却是什么都做不了。

没办法,这么多学子,没有一个够分量的带头的啊!

现在好了,江浙督学、杭州知府、浙江布政使这三位大佬要替自己等人出头了,这会儿不表忠心,还等到啥时候?

最关键的是,他们也听说了,这三位大佬有意向搞自己的“小科举”!

也就是说,只要自己能入东山学院,三位大人可就是自己的座师了,即便不能把自己往朝廷里塞,但是在这三位的运作下,在江浙地方一代做个官什么的,也不是没可能啊!

这简直就是朝廷改了科举之后,这三位大人为学子们,开了一扇窗啊!

这年头,谁的脑子也不比谁的笨,弄清楚这一点之后,从三天前开始,来栖霞岭的学子就有一千多人了,今天更是到了三千之巨。

这般大的动静,附近不少的富商、地主,都被吸引过来了。

但得知三位大官在这里举行集会时,更是大喜,这可是难得的拉关系的机会啊,一时间,不少富商更是呼朋唤友而来,粗粗一算,人数也近乎四千了。

集会的最里面,是一座高台,高台上侯方三人也没穿官服,只是峨冠博带,做名士打扮,席地坐在草席上。

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多是年轻的士子们,三人满意至极。

刘福林欣慰的捋着颔下黑须:“好,好啊!这些都是儒学的种子啊,孔门还是有希望的!”

侯方亦是笑容满脸,随即又是冷笑连连:“英王包藏祸心,昏君宠信奸王,他们以为改了科举,就能断我圣学传统,呸!简直是痴心妄想!”

“哎,侯兄且消消气!”

张洪气定神闲的给两人倒了一杯热茶,这才悠然道:“自古以来,从来都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即便是前元蛮夷,不也是开了好几次科举吗,要是多开几次科举,怎么会闹起红巾军!”

说到这里,三人都有些恍惚。

前元统治中华时,其实真是这些士大夫的黄金时代。

这些蛮夷不懂治国,便把所有的民生权力,都下放给了读书人,只要按时交粮交税,再贿赂贿赂当朝权贵……

这些蒙古人,才不管你在地方干了些什么呢!

结果朱皇帝赶走了蒙古人,看起来是光复中华了,但对这些地方的士人阶层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

尝过了权力的滋味,谁还愿意再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