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朝会前夕

“英王殿下将粮食定在如此之高的价格,这根本就是虐民之举。”

原本内阁出现之后,朱元璋要做的事,其实已经少了很多。

坐在一起就坐在一起吧,偏偏说什么大同赈灾的事。

别的皇帝对于这种事,肯定是乐见其成的。

“说的好!”

姓王的大人眼睛一瞪,非但没有压低声音,反而高声说道:“有什么好怕的?本官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

只能说是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呀。

“敢问这位大人,你说大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您是亲眼去大同见过,还是见过大同来的百姓呢?”

毕竟,此时的大明朝,触手已经伸向了世界各地。

越说,那位王大人脸上的嘲讽之色就越浓,声音自然也是越来越大。

否则的话,后世子孙还做什么?

现在的老朱,跟历史上的老朱心态可是截然不一样的。

“只要那些人的手伸不到军队,不管发生多大的乱子,这个江山也乱不起来。”

“百姓们已经够苦了,却还要变着花样的搜刮百姓的银子,绝地三尺尚不及其万一吧?”

很多偏远地方的政务,光是送到应天府就要半年的时间。

“六两的粮食,经过这么长时间,那些百姓手里的银子,估计已经被那些奸商掏空了吧。”

可是如果他跟七五不在了呢?后世子孙,有没有足够的能力跟威望压制住这些人?

毕竟,就算这些人自己没有那些心思。可一旦他们周围的力量,膨胀到一定的程度之后。

此时正在大同坐镇赈灾的英王朱瀚。

想了想,提议道:“要不就跟上次一样,我们出去走一走,如何?”

再加上朱瀚留下的种种人才,已经不需要他把什么事情都做好,让后世子孙接手一个安稳的江山。

那王大人斜着眼角,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不屑的冷哼道:“老夫身为朝廷的官员,看不惯某些人的做法,难道不能够说么?”

周围有不少人,听到了他们的话之后纷纷回避。

可是架不住大明这些年,疆域扩张的太快了。

还有就是太过年轻,没有经历过什么风雨。

又需要下面的人做事,又不能让他们拉帮结派,同时还要一心为朝廷。

朱元璋哈哈一笑,毫不在意的到:“放心吧,只要牢牢控制住军权,就不会发生任何问题。”

马皇后还想再劝,朱元璋已经大手一挥:“行了,此事就这么决定,收拾收拾东西,咱们准备走。”

这话说的,也算是掷地有声,周围不少的官员竟然小声的喝起彩来。

看到朱元璋这坚定的态度,马皇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目的就是以利诱之,让那些商人自己主动往灾区运粮。”

“六两银子的粮价,普通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也就买个两三石的粮食。”

因为不是正式的朝会,所以座次虽然还是规矩森严。

毕竟,如果他跟七五还在的时候,别人的威望不管多高,都不可能威胁到他们的统治。

一时之间,竟然被问的有些哑口无言。

作为结发妻子,马皇后自然能明白朱元璋的想法。

尤其是跟那个姓王的官员说话的官员,此时个人恨不得狠狠的抽自己几个巴掌。

“在那种旱灾之下,银子难道还会比人命更加重要吗?”

再加上最近,满朝大臣对朱瀚接连不断的弹劾。

夫妻一场,马皇后自然选择相信。

不过,现在说的最多的,依旧是大同府那边儿的赈灾情况。

其实,朱元璋还有很多话要说。

很多事情,就不是他们自己能够决定的了。

马皇后却是展颜一笑:“标儿的年纪也不小了。”

“呵呵,要不是咱们英王殿下聪明绝顶,那些凉山恐怕还没有机会如此明目张胆的,把粮食卖这么高的价格吧?”

“王大人,真是我辈楷模啊。”

马皇后的脚步微微一顿:“全都听你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