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

刀笔吏[校对版] 沐轶 1185 字 2022-10-19

萧家鼎最担心的蜀王李恪夫妻,原本是软禁的,被房遗爱等攀供,也被下了天牢。

负责这个案子一审的,是宰相长孙无忌直接牵头负责之下的长安府衙门。审结之后,上报大理寺复核。那已经是次年春节过后。

在案子移送大理寺之前,没有人能接触到这些重犯,即便是皇帝李治派来的内臣,也没有能见到蜀王李恪他们。这是皇帝的舅舅宰相长孙无忌的死命令。

第250章 退婚的条件

案件送到大理寺。涉及到很多人,可是卷宗却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口供。古代对诉讼程序的不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案件由大理寺刑房书吏若干人组成审理组进行初审,然后提出判词,再报送给萧家鼎这位大理寺卿元绍的执衣。由他提出意见,再报元绍审定。其中,皇亲国戚等符合“八议”条件的,要等刑部核准后提交朝堂会审,当堂提出处刑意见,最后由皇帝定夺。这是正常的程序。

卷宗报送到萧家鼎里的时候,萧家鼎最先拿起的是判词。因为这个案子是谋反,在作出最终裁判之前,是不对外公开的,包括大理寺作出的一审判决,都对外不公开。所以萧家鼎无从知道判决结果。他最想知道的,便是蜀王李恪夫妻的命运。

看见的是两个冰冷的字眼:“赐死!”

萧家鼎愣了半晌,又赶紧找出卷宗翻阅,直接翻到蜀王李恪的卷宗,依旧是华丽的骈文,痛斥李恪的不忠,除了那封韩冰蝶伪造的谋反信之外,没有其他实质性的罪行。

萧家鼎知道,这个案子是长孙无忌一手操办的,一审的结果,绝对也是他的主意,肯定是报请了他同意的,也就是说,即便是他这个来自现代社会的专门研究“唐律”的法学人士,也没有办法从法律角度去拯救李恪夫妇。因为在古代,法律的权威远远抵不上皇帝或者权臣的命令。法治在人治的土壤上是不可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的。要是违抗人治者的号令,除了惹火烧身之外,没有什么好结果。

但是,萧家鼎不能坐视不理。眼睁睁看着李恪夫妇陨命。特别是待自己如同亲姐姐一般的杨王妃,他是一定要救的。

他冥思苦想了整整一晚,终于,他想到了一条路,他希望这条路能起作用,同时不会把自己拖进去。

……

皇宫。

武则天的寝宫。

武月娘懒散地歪在软塌上,手里拿着一卷诗作,正在看着。软塌前,放着一盆炉火,外面虽然是冰天雪地,可是屋里却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