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 52 章

明璃的话像是炸雷一样在宋余的脑海中惊响,他整个人都有些呆呆的回不过神来。

违法犯罪?这样的行为是违法犯罪?

明璃瞧见他的神色,声音放得柔和些:“这世上从来不缺少聪明人。”

“国内市场对于汽车和电子产品供不应求的现状,发现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为什么却没有形成一个官方的进口市场?”

“这是因为高昂进口关税的限制,严格进口制度审批的限制,国家在大力管控这一方面,不让过分便宜的车辆和电子产品流入国内市场。”

宋余虽然眼光敏锐,手段果断,但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教育,对许多的法律政策都缺乏认知。

这其实是极为危险的一个状态,很容易就走到了法律的边缘红线。

明璃记下了这件事,却并没着急提醒,而是给了宋余安静思考的时间。

宋余表情恍然,一连多变,逐渐冷静了下来。

还是被这笔过分庞大的金额冲昏了头脑,让宋余忽略了其中很多明显的细节。

现在被明璃点醒,就像是一条线将一颗颗珠子串了起来,形成了一条清晰明显的关系链。

外岛书记烟雾之中的感慨和怒骂,公安局缴获的这一批汽车的来源。

原来,这就是走私,这就是书记口中屡禁不止的走私。

那所谓的“阴沟里的老鼠”,差点就多了一个他。

难怪!难怪!

公安局和海关的抓捕和禁令都止不住这种行为。

实在是因为其中的利润太大,已经达到了惊心动魄的地步。

“明璃姐,对不起,是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差点一时走了错路,谢谢你点醒我。”

宋余吐出了一口长气,朝着明璃深深地鞠了一躬。

若是放在之前,财帛动人心,说不定他还真会被利润蒙蔽眼前,铤而走险走上这样一条路。

但是经历了汽车的这一笔生意,他的心脏像是乘坐了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

最后险险地和惨烈后果擦肩而过,为他重重地敲响了警钟。

要是他真的昧下了这几十万美金,必然是众叛亲离的结局。

会失去和明璃姐的交情,以及公安局对他的信任。

甚至非常有可能遭受牢狱之灾,人财两空。

以后,在面对金钱诱惑的每一刻,他都会想起之前的那一幕。

他刚和局长说完明璃的信息,局长便拨通了市政府的电话,直接有了沟通。

是啊,纸包不住火,任何秘密都会有公之于众的一天,何必为了一时的短视而心惊胆战后半辈子?

“你能明白这一点就好。”明璃停下脚步,语重心长地说:

“以你的眼光和能力,迟早会创造出一番成就。作为朋友,我希望你的路能走得更稳、更远、更久、更长。”

“谢谢明璃姐,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宋余认真地承诺。

明璃轻笑一声,说:“我相信你。”

海岸边凉风习习,视野所见皆是辽阔之景,海天一线,令人心神开阔。

宋余和明璃两人聊天的时候,张五妹她们也在后面,听得非常认真。

明璃待张五妹她们的态度很好,更像是平等交往的朋友。

所以,张五妹平时遇到什么疑惑的时候,经常大大方方地来请教明璃。

比如说此刻,张五妹便探了探头,没隐瞒心中的困惑:“明璃女士,这是为什么?”

“你是说国家大力打击走私的政策?”明璃回身问。

张五妹点头,坦诚地表达内心的想法:“是的,当然,我知道领导们定下这个政策,肯定是为了国家和人民考虑。”

“只是我脑子笨,还是有些不太明白,按理说,这不是好事吗?”

“把国外的车和电器运到国内来卖,许多买不上的人家不就能排得上号?价格还更便宜,还提高了生活质量。”

聪明的人能借此挣到钱,普通人也能方便地买到心仪的产品,一举多得。

明璃没急着回答,而是循循善诱道:“同一个政策,不同的人能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相异的答案。”

“你说的其实有道理,但那只是表象,试着往更深层方向去分析,以更长远的目光来分析。”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角色的人能从《红楼梦》中读出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其实在表述内心看法的时候,也从某个方面反应了表达者本人的性格和身份。

明璃话音刚落,张五妹、张七妹她们陷入了深思,宋余也拧眉思索起来。

一时,氛围十分安静,只有徐徐拂来的清风和踩在沙子上的脚步声。

直到几人的面上都出现了似懂非懂之色,从沉思中回神,或是有所得,或是仍然茫然,明璃才不急不缓地继续开口。

“我是一名商人,所以是从企业家的角度去看,想法也仅仅只是一个参考。”

“你们回忆一下,走私最严重的货物有哪些?各种车子比如说摩托车、汽车之类,各种的电器例如说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之类。”

“这些货物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设计生产涉及一些科学技术,需要研究实验来发展生产,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的确,国外的科技更先进,而且价格可能还更便宜,短期来看,引入产品能缓解供不应求的市场情况,方便人民生活。”

“但是,一年之后,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呢?市场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华国原本的相关行业公司会是怎样的结局?”

明璃没有直接给出确切的答案,而是抬头看向了宋余他们。

她精致的眉眼含笑,但配着这样的话语和声音,莫名让人感觉心里发寒,有种毛骨悚然之感。

之后会怎么样?

宋余不可控制地顺着明璃的话往下想,下意识接道:“更多的人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市场份额会被国外的货物大比例占据。”

“而没有了生产订单,国内原本公司的效益将逐年下降,利润受限,就更没有能力投入资金发展科技,于是雪上加霜……”

历史证明,落后就要挨打,一直落后就会被无情地淘汰。

国内公司会越来越跟不上发展的脚步,被国外的品牌远远地甩在身后。

大浪淘沙,最后纷纷无奈倒闭,或是被国外品牌收购。

明璃颔首,笑意凉了三分:“当一个国家没有属于自己的本土科技产业,被国外的资本扼住了喉咙,一旦国际形势转变,会导致怎样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张五妹和张七妹她们都是从军队里走出来的,宋余也是军人家庭出身,自然能意识到结果的严重性。

他们不免神色骤变,忍不住后怕。

原来,这其中竟然还隐着这样的危险!

要是真按照明璃所说的那样发展下去,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为这场暗中侵蚀添砖加瓦的恶人。

最可怕的是,被时代的浪潮裹挟其中,被蝇头小利遮蔽双眼,他们甚至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所作所为的恶劣性后果。

这就是商场吗?

没有明-刀实-枪,却是风起云涌,暗战重重。

张五妹和张七妹她们还没有回神,宋余却先一步理解了明璃行为的真意。

她没有半点敷衍,而是认真地和他们分析,仔细地引导他们思考,增长他们的眼界和认知。

一字可为师,明璃的不吝指教,不知帮助他们少走了多少弯路。

这就是明璃姐的胸襟!

宋余抿了抿唇,脑海中浮现出了无数个想法,最终都化为了一个决定。

“明璃姐,您愿意收下我们吗?”宋余试探着开口,有些忐忑,又有些期待。

他是真的真真切切地明白了自己和明璃姐的差距有多么巨大,也是真的非常希望能跟在明璃姐的身边学习。

他清楚,能结识明璃姐是他的运气,更是他难得的机遇,他一定得要好好把握住。

明璃笑说:“不急,宋余,你还年轻,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究竟对什么感兴趣,究竟擅长什么。”

“我会安排人让你进琉璃集团实习一段时间,等切实体验之后,你再给我最终的答案。”

“那时,如果你还是做出了同样的选择,琉璃会欢迎你的加入。”

明璃原本只是想让宋余成为自己的员工之一,给予他足够的培养。

但如今,看到宋余这一系列令人惊艳的操作,她对宋余的期待性更高,更希望他能在自己真正擅长并喜欢的领域一展其能。

宋余自然能体会明璃思虑的周到和帮助的无私性,心下感动更深,鼻子都有些酸酸的。

他的家庭构成情况非常复杂,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无私而细心的长辈的爱。

这是第一次,有人对他说,好好计划未来,她会不吝帮助,给他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

“明璃姐,谢谢您!真的谢谢您!”这一声姐,宋余喊得比之前任何时候都真诚。

不是因为明璃是宋妍姐的朋友,也不是为了拉关系、套近乎,而是充满了真情实感。

明璃笑容温和。

看到宋余,她就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和柳新他们,她好像有些能明白雅姨曾经的选择和感想。

看着一株株稚嫩的幼苗从地里冒头,给予它阳光和雨露,看着它一寸一寸茁壮成长,成长为碧绿的参天大树,也是一件充满了成就感的事。

琉璃购物广场还在建立的过程中,因此宋余先进了琉璃房地产公司。

光明坦克军工厂的生产订单已经发了一部分的货,第一批的工人也已经完成了招聘。

建筑施工刚开了一个头,搞得轰轰烈烈。

宋余发现,相对于坐办公室,他还是更喜欢和兄弟们一起到施工现场,直接与一线工人接触。

从中收集一些问题,并总结相应注意事项,及时地反馈做出改变。

就在宋余进了琉璃房地产公司的一周后,雅姨收养的其他儿女抵达了华国深城。

明璃将接风宴定在了深城大酒店。

她打算邀请柳新担任华国琉璃房地产公司的总负责人,并让宋余待在他的身边,切实地学习一些东西。

“没问题,多带个人的事儿,举手之劳。”柳新痛快地答应,又笑道:“看来小璃你很看好这个叫宋余的人?”

“能认识就是缘分,而且他才十八岁,没有经过任何的专业培养,就能野蛮生长成如今这样,商业天赋和发展潜力很强。”

“难得看到这么好的苗子,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说不准以后能有怎样的成就。”明璃坦诚道。

她说完,柳新还没反应,餐桌上的柳富贵已经开始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