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希望或绝望的问题

1913年12月19日,参议院提案通过。23日,短短四天,《美联储法案》便正式签署。

其效率之高,行动力之果决,实在让人不得不对这个能同时满足所有人要求的法案抱以“憧憬”。

伴随着《美联储法案》的通过,资本家彻底控制了国家货币的发行权,而随后的一百年,美联储银行通过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废除,实现了美元的霸权,深远的影响着世界的经济。

从定义上来说,美联储采用的是联邦政府机构加非营利性机构的双重组织结构,即:联邦储备局为联邦政府组成机构,12家联邦储备银行不属于联邦政府机构,而是非营利性机构。

有人说它是非国有,有人说是它是私人,虽然这二者催生出了是否阴谋论的争论。

一方称:非国有不代表私有,之所以如此设置,是为了能够保证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可以充分听取来自私营部门的声音。

一方称:美联储股东都是上市大银行,因为股份不向公众销售,持有美联储股权的法人不多,所以称为私人公司。此外复刻了英格兰银行模式的美联储最初却是由12个美联储银行所构成,而他们背后,私人拥有和控制这些银行的却是七个富可敌国的家族。

不管谁是对的,也不管是不是阴谋论,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美元上确实没写【人民】两字,这是一场资本的胜利。

再拿日本来举例。

1985年多国迫使德日这两个战败国签订《广场协定》,为什么德国的经济没崩溃,反倒是日本崩溃得一塌糊涂?

实际上,在广场协定签订后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崩溃,还持续繁荣了几年。

有人说是因为日本身的经济泡沫原因,可都明白应对泡沫的方式最好的办法就是拖,为什么日会选择紧缩银根然后直接刺破?

又有人将其归结为大藏省的决策失误,但有人则提出了一个非常阴谋论的观点。

货币经济学家richarderner指出:日本央行不光亲手刺破了泡沫,甚至连泡沫本身,都是他们故意制造出来的。(《日元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