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页

他露出担忧之色,现在显然是士族更难受一些,而议和,确实是及时和必要的,杨家历经了这么多年,家业不能毁在自己的手里,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拿去置气,可问题就在于,想要服软是怎么个服法呢?这……倒是真正的难办。

他沉吟不语,最后道:“叫人去孟津,去请王琚来,王琚终究还是我侄子,对了,再叫人,去请友昌公到弘农,无论如何,大家见一面,谈一谈。”

友昌公便是王琚的爹,杨炯和他是有交情的,也算是半个亲戚,这时候父子都请来,以利动人之外,还得以情感人了。

第347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

杨炯的话,倒是获得了颇多的认同,大家纷纷点头,都觉得很有道理。

现在这个情况,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死硬到底的人也不是没有,可是士族又不是流氓无赖,流氓无赖大多都是破落户,反正光棍一跳,早就把视之置之度外了。可是士族家大业大,是不肯去拼命的。

地位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

一旦嗅到了危险,自然而然,要极力避免,君子不立危墙吧。

现在杨炯发了话,自然一面叫人去请王琚,一面去请王琚的爹。

可就是在这几日之间,整个弘农却已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三十亩地以下的贫户只有三万多户,其余的要嘛是地主要嘛就是佃农,可是转眼之间,这样的‘贫户’居然一下子暴增,足足到了八万余户。反而是佃农急剧的减少,一些小地主,也都‘沦落’成了贫户。

至于士族,倒是不敢去卖地,这是祖宗的基业,况且他们抗打击的能力很强,可是也有些吃不消,其实大家最担心的明年开春,现在佃户跑了这么多,这么多的地,人手却是不足,假若在开春之前不能解决这个状况,那么接下来,这地可就要荒了,若是如此,这田园的经济,可还怎么维持的下去。

可问题就在于,现在的粮价是暴跌,他们的地多,绝大多数的粮自己是吃不完的,要嘛是酿酒,要嘛直接兜售,可问题就在于,无论是任何选择,都几乎没有盈利。这倒也罢了,现在要安抚住佃户,就必须的花更高的价钱稳住佃户,也就是说,佃租必须得降低,降低了人家都要跑,更何况眼下呢。

这是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一下子,他们所有赖以生存的东西统统都给摧毁的一干二净,这样下去,可怎么办?

倒是这个时候,友昌公却是来了。

友昌公名叫王琛,是王琚的爹,王家也是士族,属于关东豪族,不过他们的家业,并没有在弘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