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页

秦少游道:“确实想找点事做,只是可惜,王先生忙于案牍上的事,本是想找你相商,却不好打扰。”

王琚笑了,道:“尉迟家并不好惹,殿下何苦……”

秦少游摇摇头,道:“你莫要忘了,我们现在其实处境十分危险,关东士族,真正与我们融为一体的只有弘农的士族,其他人,依旧是暧昧不明,无论是裴家还是其他人,都只是冷眼旁观,不把他们拉下水来,终究还是欠缺点什么,时不待我啊。更何况,弘农士族,未必也和我们是一条心,我们这是用利益捆绑起来的盟友,什么时候若是利益没了,岂不是又要鸟兽作散?这一次对本王来说,确实算是一个机会,借着这个机会,树立威信吧。”

正说着,却是书信送来了,书信是快马送来的,秦少游打开了信,其实他早料到尉迟循毓会怎样回复,只不过当真正看到这封回信时,却还是禁不住冷笑,道:“况且,有些人确实招惹人厌,那么……不如就奉陪着,和他们玩一玩也好。”

第367章 京兆震动

长安乃是龙兴之地,在这里不知诞生了多少帝王。坐拥关中肥沃之地,虎视天下,即便是高宗皇帝迁去了洛阳,可是这里依旧是大唐的京兆府。城中的富庶,可想而知。

京兆府府衙坐落在行宫不远,因为长安城建规模极大,人口巨多,所以在这里京兆府差役兵丁极多,全盛时服役者多达五千人。

但凡是镇守京兆的府尹,自然而然都是朝中重臣,这里毕竟龙蛇复杂,又是大唐的膏腴之地,况且豪门诸多,若非得到天子信重,也决不可能在此任事。

偏偏京兆府府尹是新任的,此人姓韦,叫韦玄信,恰是那韦后之父韦玄贞的族兄弟,当今天子一登基,韦后除了将韦玄贞派遣到此结交关陇门阀的诸家,第一件事便是任命了这个族叔。

韦玄信曾在洪州任过刺史,能力倒是有一些,他上任伊始,也没有遇到多少的麻烦。

只不过现在的长安城却是并不平静,自崔詧抵达这里之后,更是暗波汹涌,这是非常之时,韦玄信当然不敢怠慢,他几乎每日都放出人去,搜罗长安城中的各种消息,但凡是关于关陇诸家的事,他更是显得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幸好,那崔詧倒是不敢滋事,据各种的消息回报,崔詧自回到了长安,便身体抱病了,紧接着许多人前去探问病情,韦玄信觉得诡异,不过于情于理来说,似乎也挑不出毛病,当然,最招惹人注意的是清河崔氏刚刚到长安,博陵崔氏也立即派了人来,除此之外,郑家、王家都开始密切的与之联络。

当然看,两崔是铁板一块,而郑家与崔氏关系也是一向很近,只是这太原王氏,却不知想要凑什么热闹,他那族兄韦玄贞倒也日日遍邀宾客,各家也都有人来,只是这态度吗,却依旧是不明朗。

韦玄信对此,真是唏嘘不已,他其实非常清楚,朝中的博弈,已经转到了长安,从前武氏登基的时候,对关陇诸家极尽打压,可谓是好不容情,可是新天子登基,这些曾经被打压的关陇诸家显然又成了陛下的基石,是李氏当国的重要保证,所以某种程度来说,谁握有了关中诸家的主动权,谁就是那一场洛阳朝争的受益者。

洛阳城里,自己那侄女固然是占了上风,想要撬动洛阳的局面,必定是在长安。

这便是韦玄信觉得事关重大的原因,韦氏走上这一条路,或者从将韦氏嫁给李显的那一刻起,韦氏就已经注定没有选择,逆水行舟,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