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页

杨炯含笑道:“这些朋友,虽然不是弘农人,却大多出自关东,他们也是久慕殿下道清名,这才希望老夫引荐,殿下若是有闲,何不约定一个时日,见一见呢?”

一旁的王据面带微笑,也跟着点头,甚至朝秦少游眨了眨眼睛。

秦少游恍然大悟,杨炯的朋友,当然不会是普通人,方才杨炯的口气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并没有说,殿下是见还是不见这些人,而是说,殿下打算什么时候见,这显然与谨慎的杨炯格格不入,杨炯绝不会如此的失礼,也就是说,在杨炯看来,这些人,秦少游说非见不可的。

而非见不可的人,秦少游当然也就知道是谁了,无非就是关东姓裴姓郑的一些人,这几家,都出自关东四姓,都是一等一,可以与七家五姓可以比肩的士族,自从秦少游开始与弘农士族走近之后,其它的关东士族却对秦少游表现的若即若离,而如今,似乎这些人已经有所打算了。

他们的打算是什么呢?

第385章 立威

其实不需要秦少游深想,就已经明白。

这些人要的,是参与其中。

也就是说,这个联盟,再不是弘农士族和神策府,而是整个关东士族与神策府之间,神策府,或者说是秦少游,已经获得了他们充分的信任,关东士族,愿意与神策府休戚与共。

显然,他们是带着诚意而来的,其实眼下的秦少游,只怕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对于秦少游来说,尉迟循毓的事尚未了结,这件事带来的余波极为严重,即便是秦少游,面对着韦后和整个关陇门阀,只怕也未必能够全身而退,也就是说,现在秦少游虽然不至于生死未知,可是未来的前程,却也未必是一片坦途,关东士族这个时候表明自己的态度,颇有些为秦少游高义之举而感动,愿意共患难的意思在。

当然,真以为有这么一层意思,所以这些关东士族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自然而然,要索取一些好处,这毕竟是雪中送炭,是生死难料的事。

秦少游看着笑吟吟的王据和杨炯,大家都不由会心一笑。

想了想,秦少游道:“他们人在这里吗?”

“殿下,人已在孟津,就看殿下的意思了。”

秦少游颌首点头,道:“其实暂时也不必急着见,洛阳的事,更急一些,倒不是怠慢他们,而是有些事,都尽在不言之中,未必就非要见这一面不可,他们的心思,本王明白,大家本就是同舟共济,早就在一艘船上,又何必急在这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