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页

他们一日一日的等待着,而官府对待他们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漠,原来那些没有带干粮来的人,县里还会准备些粥水让他们度过难关,可是如今,却是开始不闻不问了。

忍耐吧,再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城外出现了一些尸首,有人是半夜被冻死的,虽然冻死的不多,也不过三两人,差役们听闻了消息,第二日清早,就带着人把人搬走。

大家敬畏的看着那些差役,都没有做声,心里对死者有同情,有兔死狐悲,可是他们自觉的,自己终究还是幸运的,他们幸运之处就在于,至少他们活了下来,活了下来,好日子就要来了,而他们……事实上确实有很多的不幸,好日子就要来了……怎么就走了呢。

人群中只有接二连三的唏嘘,可是很快……大家就忘了他们。

……

虽然已经连续了许多天,也没有任何的音讯,不过人总是善于欺骗自己,于是许多流言蜚语便散播开来。

“神策府有的是金山银山哩,秦家一顿饭,要吃掉二十头牛。”

牛在寻常百姓眼里,是最值钱的肉食了,因为官府禁止杀牛,贸然杀牛的,都是重罪,所以一般的牛肉,都是那些老死的牛,也正因为如此,牛肉的价格,往往居高不下,甚至价值是寻常肉的十倍不止,许多人一辈子都不曾吃过牛肉。而一顿饭就吃掉十头牛,在他们眼里,就已成了了不起的事了。

“呀……不至于如此铺张吧,秦家这样有钱?”

“钱?钱对秦家来说算什么,秦家上茅房,同的都是钱票。十贯一张的。”

钱票这东西,他们自然不曾见过,只知道在弘农和洛阳城里的富户们手里有,平常的百姓,哪里有拥有的资格。

于是更多人啧啧称赞,他们的心里,也不再觉的开始吃起了定心丸,看来……秦家要修河,是不假的了,秦家这样有钱,也不会吝啬于拨发钱粮,好日子就要到了啊。

于是有人联想到,自己到某个远亲,似乎也在弘农里做工,似乎也发际了,年节会来到时候,穿着到衣服既鲜艳,又华丽,还是骑着马回来到,啧啧……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天气越来越冷,终于还是有人不耐烦了,当公差们开始在城外收拾尸体的时候,几个胆大的青年,不禁把他们拦住,许多人围拢来,有人道:“为何还不开始修河,这……都要开春了,钱粮还没来吗?”

差役们面露难色,有人道:“噢……县里已经去催问了许多次,嗯,使君大人也是急切道很,可是那边,没有音讯,河南府那边,都在传,说是神策府不肯拨发钱粮,弘农王殿下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