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页

自然……这样丑陋的东西更多的讲究实用性,可是相比于其他客栈,却也有诸多好处,比如因为规模巨大,就意味着需要招募更多的伙计,一个小客栈可能只需要两个伙计,两个伙计几乎是全能,既负责端茶递水,清理打扫,也负责站在柜台后接待来客,偶尔还要负责咨询,跑腿之类的事,可是一个大型的客栈,就意味着招募的人手可能就有了数十上百人,于是分工开始细化,有专门迎客的,有专门提供咨询和跑腿的,也有专门清洁打理的,更有专门负责给客人搬箱安顿的,如此一来,就更加专业化了,一个全能的人,就意味着他什么都是半吊子水,水平实在有限,而一人只负责一个活计,不但能提高效率,而且还水平更高。

这样的客栈便开始风靡起来。

秦少游甚至有些想回到洛阳的时候,去那客栈住上几日看看。

在函谷关的日子,有时颇为不耐烦,现在的秦少游,颇有些像是关隘里守军们的保姆,春天送去了大夫,夏天偶尔也会送一些瓜果去,当然,避暑的良药肯定是必不可少,因为关东那儿生活节奏加快,这就导致,即便是这样的天气,该上工的也要上工,而酷暑的天气,很容易中暑,一旦中暑,这活儿可就干不成了,也正因为如此,某些去暑的药物渐渐风靡,而且不断改良,倒是类似于后世的仁丹,这几乎是各行各业,每一个作坊必备之物,极为畅销,所以许多工坊都是大规模的生产,军中的需求也是极大,乃是各营操练之余必备之物。

这些东西,必不可少的要送去函谷关的,凡事都是一回生、二回熟,若是一开始还扭扭捏捏,或者那韦玄贞心里还有抗拒,到了如今,他索性也就横了心了,虽然晓得秦少游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可是人家人心该收买的都收买了,你现在拒绝,只会惹来下头更多的不满,那倒不如索性来者不拒。

等到了秋天,万物萧索,秦少游又让人送去了一批秋衣,乃至于到了后来,连布鞋也送去了一批。

关隘里的守军都是哭笑不得,这一仗打的,还真是让人有点儿莫名其妙,这城下的敌军,分明就是友军啊,甚至有人在琢磨,假若魏王殿下要杀进长安去,自己是不是该立即反戈相向,立即去做先锋,去将姓韦的统统拿了。

冬日降临的时候,照旧,大批的御寒之物送入关中。

而在这时候,一个振奋的消息终于传来,南部诸州,一些运河的主干道终于开拓完毕,足足近一年半的功夫,花费了不少的钱财,征募了数十万的人力,现在……终于主干的运河完成。

这也就意味着,从荆州运送数百斤乃至于数千斤的货物到洛阳,也不过需要花费一艘船,几个船夫,花费十天半个月的功夫而已。

这也意味着,从最北的朔方,乃至于最难的荆州,交流已经更加方便,洛阳的政令,只需花费几天时间,就可以传遍各州。

而更重要的却是将南部诸位上百万的人口彻底融入进关东,自此之后,关东与南部诸州将不会再有任何分别了。

听到了这个消息,秦少游几乎是喜出望外,他等的显然就是这一日。

……

洛阳城的规模又不知扩充了多少,乃至于距离洛阳宫二十里,居然也是人流如织,新建了许多的街道。

而在此时,一队队的武士护卫着一辆朴素的车马徐徐朝着洛阳的中心地带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