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页

若只是这一个手段,显然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若是如此,那么即便你宣布解放奴婢,鼓励农户自耕,那也不过是个笑话,这就如王莽新政一样,法令固然好,结果解放的奴婢固然不再是奴隶了,结果一出来,却发现自己竟是没有立锥之地,也没有任何生存下来的能力和资本,这个世界,除了豪强之外,居然没有人雇佣自己,于是他们的处境,反而比从前做奴隶时更加悲惨,这些人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流民,反而成了推翻官府的主力军。

所以打压豪强的同时,那数以十亿、百亿的资本却起到了极强的效果,各州各县都有商行开始陆续进驻,商行进来,就要在本地雇工,如此一来,许多人就有了生计,而被打压的豪强想要反抗,一方面他们根本无法对付更加强势的官府,另外一方面,商贾们固然强龙不压地头蛇,却是隔三差五挖他们的墙角,在法律制度上得不到保障的同时,又饱受那些如狼似虎的商贾们的竞争,你雇佣的佃户,一月能给他什么待遇,勉强能让他吃饱饭就不错,可是那些商行的雇工条件却优渥的多,不但提供住宿和吃喝,月底还能给你一点薪水,于是大量的农户逃亡,土地无法耕种,就意味着地价暴跌,庄园的经济无法维持,豪强们只好买了祖产,而这时候,一些佃农不甘心于给人雇工,便低价买地,开始自耕。

秦少游对于这些报道,已经失去了兴趣,几乎每一个报刊里,报道的都是哪家商行进了哪里,哪个州县闹出了豪强们的民变,旋即有被弹压下去,偶尔,还会有一些悲惨的故事,无非是一些原先的大族,因为走投无路,索性投水自尽的事。

这就是阵痛啊,任何一个官府,本质上都必须得有它的阶级立场,它依仗的是谁,那么不可避免,就要打击到谁,这个世上,哪里有左右逢源的好事,有人笑就得有人哭,本质上,神策府和五军府进行的从来都不是光辉的事业。

秦少游的心思,已经没有放在这上头了。

到了如今,也该去函谷关了。

他抵达函谷关的时候,已到了冬至,不过天气还算暖和,虽然这时候,魏军已经准备了一些御寒的衣物,打算接济函谷关内的‘敌人’,不过眼下,却因为还没有正式进入寒冬,所以有所搁浅。

第618章 最后一战(二)

足足一年的时间,函谷关内的守军一直按兵不动,而原本在关外固守的魏军过的其实还算不错。

操练固然还辛苦一些,不过一切都是照旧,甚至,双方连斥候相遇,也不会打生打死,一开始,还只是相互保持距离,保持戒备,到了后来就更加离谱了,索性双方靠近,打一声招呼寒暄几句,而后各自回去通报。

这种默契,已经足足建立了两年,如今关外关内可谓是其乐融融,双方一丁点警觉都没有。

只是浩浩荡荡的魏军开始源源不断的增兵了,天下各州几乎已经平定,所以这一次,秦少游几乎是调动了天下任何可以调动的力量集结于此,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已经抵达了城下,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站在关下,看着这巍峨的关墙,秦少游面无表情,他知道,拿下函谷关已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了,他没有下令进攻,而是这个时候,派了使者入关。

使者的人选出自于朱楼,此人曾在禁军之中担任过要职,因此他请求入关的时候,很快就见到了许多老熟人。

函谷关的守军,绝大多数都出自于禁军,眼看着城外数十万军马集结,浩浩荡荡、遮云蔽日,此时关上的人哪里不明白,今年这个冬天,情况有些不同,因此一面放人入城,一面有人飞报韦玄贞。

而此时的韦玄贞,似乎也已经感觉到了一丝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