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五国伐赵

“十万。”秦使说道。

“大王,此事不可行。”乐间立刻说道。

“为何?”燕王奇怪的问道。

“禀大王,赵国乃四战之地,百姓熟习军事,人人善战,秦国派出六十万大军,打了三年连上党一地都没能打下来,如今只派出十万大军,又如何能够打败赵国。”乐间说道。

“昌国君莫非忘了,还有我等五国?”栗腹不高兴的说道。

“请问相国,赵国有名将田单、廉颇,有百战精兵三十余万。除了秦国之外,我五国有名将几何?有大军多少?秦国都只愿出兵十万,依靠我五国又如何能够打败赵国?”乐间质问道。

“我用五个打一个人。”燕王说道。

“不行。”乐间摇了摇头。

“我听闻昌国君的父亲在赵国,颇受赵君看中?”栗腹说道。

“家父确实在赵国,但我是为大王考虑。赵国强大,燕国弱小,若是战败,我燕国最后只能割地求和。秦、齐、魏、楚、韩五国强大,我燕国弱小,若是最后灭掉赵国,我燕国也很难从五国之中得到好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攻打赵国呢?”乐间苦口婆心的说道。

“寡人意已决,昌国君不用在说了。”燕王挥手道。

……

楚国,陈郢。

“攻打赵国?”听到秦使的话,楚王颇有些心动。

上次攻打秦国,三晋均得到好处,唯独他楚国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损兵折将,沦为天下笑柄。

自那以后,楚王就将赵括记恨上了。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赵括造成的。

如今有了攻打赵国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大王,最近东越和南越反叛不断,我国恐怕没有能力出兵。”春申君黄歇起身说道。

“这……”楚王有些迟疑,他想给赵括一个教训不假,但是他更在乎楚国内部。

“大王,稳定国内要紧。”见楚王有些犹豫,黄歇继续说道。

“唉,那算了吧,你们五国打吧。”楚王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

咸阳。

“大王,韩魏燕齐四国已经同意结盟,楚国境内东越和南越叛乱,无法派兵。”范雎走进书房,禀报道。

“五国伐赵,也够了。”秦王稷笑着说道,五国的实力足以碾压赵国,有没有楚国影响禀不大。

“但是韩国和魏国……不同意与我秦国合兵一处,而且……他们也不愿让武安君统帅联军。他们说担心武安君会掉头攻打他们。”范雎说道。

他没想到武安君对韩魏两国的震慑力竟然这么大。

“我秦国怎么可能攻打盟友,立刻派人告诉韩魏两国,我秦国绝对不可能攻打盟友。”秦王稷脸色一沉。

“他们……不相信我秦国。”范雎无可奈何的说道。

现在秦国的名声已经差到一定地步了!

“那我军怎么攻打赵国?总不可能翻过河水和吕梁山,去攻打赵国晋阳吧。”秦王稷沉声说道。

别说那吕梁山就不是人能翻过去的,就算翻过去秦军也打不下来晋阳,晋阳曾经可是赵国的都城,城墙高大厚实,护城河又深又宽。

“魏国说可以在河东为我秦国留一条道路攻打赵国。”范雎说道。

“兵分四处,恐怕无法灭掉赵国。”白起沉声说道。

他本来就没打算和燕国、齐国兵合一处,毕竟赵国刚好处在三国中间,想要合兵很困难。

只要韩魏楚秦四国联军,从河内攻打赵国,白起便有自信攻破邯郸。

邯郸和上党不同,南方除了漳水之外,无险可守,大军碾压即可。

现在楚国拒绝出兵,韩魏两国不答应兵合一处,秦国便无法兵出河内,只能继续攻打上党,但是上党那鬼地方,就算白起见了都头疼,而且现在秦国最多出动十万兵力,几乎不可能拿下上党。

“大王,其实这样也好,赵国距离秦国遥远,就算赵国被灭,土地也是被燕齐魏三国瓜分,我秦国很难得到好处。元气大伤的赵国,比灭亡的赵国更有利于我秦国。”范雎俯身说道。

“相国所言有理。”秦王点了点头,挥手说道,“那就按相国说的办。”

“诺。”范雎领命。

秦王稷四十八年,赵王括元年,公元前259年,二月二十八日。

秦、韩、魏、齐、燕五国结盟,攻打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