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南浔成立‘自治会’

刘镛看了,一阵心酸,用手抹了一下眼泪。对珍嫂说:放心,我马上采取措施。

于是,刘镛告别珍嫂,急匆匆赶回镇上,又派人马上去把王宝和叫来。

刘镛对王宝和说:你马上找几个人,“救助站”旁边还有一块空地,在上面搭建一个棚,让逃难过来的人,刮风下雨好有个安息的地方;烧饭也在里面,吃也在里面。另外,再找三个人,帮助“救助站”打理。

当天晚上,“救助站”基金会在“救助站”现场开了一个特别会议。所有基金会的会员都到了,连顾福昌也打着灯笼过来了,还引来了不少围观的群众。

刘镛指着路边衣衫褴褛的人群对大家深情地说:谢谢各位,那么晚了,来到“救助站”现场,特别是顾公公,已经年迈体弱,也来了。大家目睹了这些难兄难弟,看到他们遭受的苦难,我们还能睡得着?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一根藤上的瓜,他们有难,就是我们自己有难。还是一句老话“众人添柴火焰高”,我们南浔镇上每人少吃一口,在这里“救助站”的人就不会挨饿;每人省下一寸布,这里的人冬天就不会挨冻。有请各位,家里多余的被子,衣服捐献到这里来,我刘镛感谢各位,感谢南浔各位父老乡亲。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大家双手作揖。

有人把刘镛扶起。

现场气氛感人。

顾福昌也老泪纵横地说:各位,乡亲们,在我们面前的那些难民,他们背井离乡到了南浔,现在,南浔就是他们的家。如果,有一位难民饿死、冻死在南浔,是我们南浔的不幸,是我们南浔的耻辱。当然,生老病死有所难免,今后,如果有难民生老病死,我们都要像安葬自己的亲人一样,尊重他们。

哗啦啦一片。一批难民撒的一下全部跪地,磕头。异口同声说:南浔人是救命菩萨,谢救命之恩。

不少围观群众把跪在那里的难民一一扶起第二天王宝和早早来到“救助站”。不久,来了不少当地老百姓,他们都义务在“救助站”旁边空地上帮助搭棚。有劳动能力的难民也来帮忙。

不久,附近的老百姓有的拿着被子,有的拿着衣服;有的提着米的,提着油的,还有捐钱的,都来到“救助站”。忙得吴总管来不及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