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挽之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1713 字 3个月前

朱元璋不会将大明江山,让何夕随意涂抹的。这太不负责任了。

但是何夕本身,也是不可代替的。这一点,朱元璋早就知道,否则他也不会对何夕如此优待。

所以何夕需要锤炼。而且这种锤炼需要力道。

朱元璋说道:“何夕,你在宫中时间不断了。等过了年,你与安庆成婚之后,住在宫中已经不合适了。秘书郎这个职位,对你来说,也没有什么用了。你成婚后,想去哪里?”

何夕心中一动,对此他也是早有预料的。

因为没有在宫中待着就能成姜子牙,张子房的。

而且此刻的何夕充满想要做一番事业的想法。

更不要说,在宫中,在朱元璋眼皮底下,一点自由都没有。何夕自然想出宫。

只是出宫之后做什么。何夕就不知道了。而且他知道,这一件事情由不得他做主。

何夕说道:“陛下需要臣去什么的地方,臣就去什么地方。”

朱元璋有两个选择。第一,将何夕扔到北疆大军之中,跟着徐达当参军,毕竟打仗是最锻炼人的。而且北伐一战,朱元璋筹备十年有余,是很有把握的一战,最大的失利,不过是蒙古人先得到消息,迁到了漠北。大军扑空而已。

应该没有什么危险。

第二个选择就是国子监。

宋濂之死,不管朱元璋如何应对,都表明一件事情。关于科举的事情,一定要拿主意了。更不要说,从何夕哪里知道,即便是后世也有类似科举的考试。

朱元璋对科举本身不排斥。心思自然转到了怎么考。考什么上面。

而国子监作为大明最高学府。科举恢复这一件事情是绕不开国子监的。而且国子监的斗争相对单纯。宋讷等人,古板严肃方正,也不是暗中下套的人。

是可以让何夕锻炼一下的。

更不要说,何夕所说的整理国故这一件事情,实在太中朱元璋的心思了。而这些事情,国子监都是可以做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北伐培养的是何夕军事能力,而国子监培养的学术方面的。而朱元璋需要何夕更有那方面的才华,也是不言而喻的。

此刻大明,说猛将如云,一点也不过分。多何夕一个不多。但是何夕从后世的见识才是朱元璋最重要的。

朱元璋说道:“等,你与安庆成婚之后,你就去国子监吧。”

何夕说道:“谢陛下。”

朱元璋说道:“你与安庆新婚燕尔,俺怎么也不会让你出京的。对了。你还没有字?”

何夕闻弦音而知雅意,说道:“臣请陛下赐字。”

朱元璋沉吟片刻,说道:“何夕,你这个名字,暮气太重,不应该是少年人所有。天下有事,正是好男儿大有作为之时,日落西山,我辈挽之。”

“就字挽之吧。”

“不要辜负朕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