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刘崧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1413 字 3个月前

但是国子监本质上,是学校。管理的不是官员,而是学生。

钱与权固然重要,而思想才是最重要的。或者学习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宋讷之所以能国子监镇住场子,固然与宋讷的权威有关系,但是宋讷本身也是理学名家。朱子嫡传。为人清廉方正,教学虽然严苛了一点,但在这个时代,讲究严师出高徒。

如果没有这些,宋讷也是坐不稳国子监的位置。

何夕也思索过如何破局,总体上来说,孤木难支。总是要从国子监内部找帮手,如果非要请旨,让朱元璋帮忙动手。就显得何夕无能了。

刘崧是可以拉拢的人。

但是怎么拉拢却是有学问的。

何夕这一句话,似乎是不明不白。毕竟陛下要开科举与否,为什么要让人考察国子监?

但是刘崧听得懂。

无他,这十年来,虽然有各种取士的办法,但是国子监还是最大的。北伐之后,有过数次,调动数百监生北上为官的事情。科举取士之后,国子监能否还如之前一样,就不好说了。

偏偏宋讷是支持开科举的。

这反而有些矛盾。

当然了,如果不将科举简单的看成取士之法,是一种维稳,联合士大夫的统治政策,就不矛盾了。

但是刘崧却是明白,陛下对很多士大夫的猜忌,其中含义就很明白了。

是猜忌宋讷用心?是看国子监教学质量?是考察国子监能否代替科举?等等等。

越说得含糊,刘崧想得就越多。

不过,刘崧是很容易就有了决断,他咳嗽两声,说道:“既然是陛下的意思,你有想知道,尽管问我便是了。”

刘崧本质上,并不是国子监的人,他不过是来国子监养老的,须知,大明官员退休之后,是没有俸禄的。至于后来的退休后食半俸,也是后世增添的。

而六十多岁的人,大半辈子都在外面,对国子监能有多少感情。

他更知道当今陛下是什么样的人?所以这个选择很容易下。

何夕微微一笑,说道:“那就多谢刘大人了。不过此时不急。今日初来乍到。国子监内里的情况,还要请刘大人指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