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七零村姑前任8

夏奶奶满意的点点头:“就是得这样,女人嫁人相当于第二次投胎,千万不能马虎,女人出嫁的时候嫁妆越厚重,到了男方家里,人家越不敢拿捏你。

记得小时候听我奶奶说,她们那个时代,女孩子的嫁妆是从小就开始积攒。

等到出嫁时,十里红妆都打不住,家里给的陪嫁够养活她一辈子。嫁妆在当时是一个女人的底气,婆家是无权动用的。”

王月巧听的心生向往,安兰赶紧打消她这个可怕的念头:“妈,我奶说的是很早很早以前,我奶家祖上那个时候是官宦人家。咱小老百姓没那么多讲究,也没那个能力。”

王月巧咂咂嘴:“哎,是挺可惜的……”但心里还是琢磨着尽可能多的给闺女准备嫁妆。

之前是跑工作花了三百块钱,老底儿都掏出来了,这回安兰拿回来一千,她决定嫁妆一定不能马虎。

安兰又继续开始刺绣,这回她准备绣一副单面的花开富贵,比上回那个双面绣更大。

单面绣比双面绣绣起来速度快多了,等到她绣品即将收尾的时候,她跟杨正军的婚礼也要到了。

杨家和夏家都是体面人,准备起儿女的婚事自然是不会马虎的。都说两好各一好,他们两家什么事都是有商有量的来。

安兰家虽然说随行就市,跟别家聘礼差不多就行,但杨正军舍不得让安兰受委屈。宋梅香也觉得家里就这一桩喜事了,自家条件不差,事儿不能办的让人说嘴。聘礼给的是十里八村最高的,一辆自行车和三百块钱。

杨家大方,夏家也是疼闺女的,订婚彩礼和聘礼全部带回去。

给女儿陪嫁的家具不但一水的好木料,大衣柜、高低柜、茶几、沙发等等,加起来是最高规格的七十二条腿。

十床被褥,一台缝纫机也让人津津乐道。王月巧私下塞给安兰五百块的压箱子钱。夏奶奶给安兰陪嫁了一整套的首饰和两条小黄鱼。

李子晴站在知青院门口,远远的看着杨正军家热热闹闹的娶新娘,心里忍不住有些憋屈。

哪怕她跟杨大江的闲话传的沸沸扬扬,她最终还是没有点头嫁给杨大江。

杨大江是个没本事的,他娘嘴皮子碎,还是个母夜叉。自己还没嫁给他,他娘就能指着自己的鼻子骂,嫁进他家,岂能有好日子过?

她宁愿被人一时的指指点点,也不愿意委屈自己嫁给连他娘都不敢反抗的窝囊废。

当然在张康宁从夏家屯来看她时,她又换了种说法:“虽然杨长江救了我的命,可是我心有所属,我拒绝他的原因你应该最清楚。”

张康宁感动的眼泪汪汪:“子晴,我当然知道你的心意,我的心意跟你是完全一样的。我只恨我当时没有陪在你身边,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

当时路过的两个女知青听见这么肉麻恶心的话,差点yue了。这个李子晴真够恶心的,她们都听说了,原来她是跑去堵杨支书的儿子,结果弄巧成拙被杨长江那个二流子救了。

也就是那群臭男人看不清她的真面目,还都为她说话,说什么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人会说什么救命之恩以身相许的鬼话。

呵呵,现在这么说了,如果把杨长江换成杨支书的儿子杨公安,她怕又是另一种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