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

李铁强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没想到杨锐如此坦诚。

杨锐摊开手笑了笑,道:“大家表决吧。”

大部分人都把手给举起来了。

其他人反对也没用,结果就定了。

杨锐并不意外的笑笑。今天下午的时候,他和王国华、黄仁就分头出击,和半数以上的组员沟通过了,会转成正式组员的,会继续做后备组员的,都有说明。

实际上,要不是为了建立传统,杨锐完全可以重起炉灶。锐学组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积累,就是一些台油印机,还有些剩下的油墨和纸张算是资产。至于灯泡什么的,都按在学校的教室里了,取不取下来都是一个结果,分家是很简单的事。杨锐就是不分,其他人也说不出什么。

锐学组真正有价值的,还是杨锐自己。

没有杨锐的学习小组,也就没有意义了。

当他或者他的铁杆,向其他学生说明此点以后,大家除了同意,实际上也没什么选择了。

不过,民主的样子算是摆出来了。

用的还是最基础的一人一票制,这要是再多几十号人,杨锐还真的说服不来。

时间和精力成本都太高了。

李铁强自然不愿意,道:“你这不是独裁吗?”

“这就是前面说的,关于一人一票制的修改。”杨锐不管李铁强怎么想的,继续道:“事实证明,一人一票制做出的决定不行,大家说说,怎么改吧。”

这下子,众人总算是打开了话闸,说什么的都有,各种比例的也都有。

杨锐自己有想法,但他不说,他以前也没做过组织工作,当的最大的官是小小老板,帮导师管理几个研究生罢了,以后自己创业,是和几个老师合伙的,互相商量着做事,也算不得管理。至于做补习老师的时候,学生们倒是听他的,但补习老师和学校的老师还是不一样。